中大新聞中心
逾140位來自八個國家及地區代表雲集中大
探討私人醫療保險在亞太地區醫療系統的策略角色
隨著人口老化及慢性疾病和非傳染性疾病的負擔日益增加,全球醫療系統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為加強醫療系統的負載能力,各地政策制定者正尋求公共醫療衞生融資以外的替代方案,以確保公平的醫療服務,並研究私人醫療保險是否能填補缺口,促進全民健康覆蓋。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醫療體系及政策研究所聯同亞太地區醫療系統強化網絡(ANHSS),於5月7日合辦「亞太地區知識薈萃活動:私人醫療保險在實現醫療系統目標和促進全民健康的策略角色」研討會。是次活動匯聚超過140位來自八個國家及地區的政策制定者、學術界代表、監管機構、經濟學家和保險業界人士,共同探討私人醫療保險在推動亞太地區醫療系統進步的策略角色,並建立一個全面的交流平台。
全民健康覆蓋:全球醫療衞生政策的終極目標
全民健康覆蓋[1]指確保所有人都能在需要時獲得全面、優質的醫療服務,而不會陷入經濟困難。世界衞生組織的最新數據顯示,全球約有20億人正面對經濟困難,當中包括10億人受災難性自付醫療支出影響,另有3.44億人因醫療費用而陷入極度貧困。
中大醫學院醫療體系及政策研究所總監楊永強教授表示:「私人醫療保險備受關注,因為它能夠運用私人融資以減輕公共醫療系統的負擔,提高醫療服務可及性,並透過預先支付和風險共擔,減少突如其來的自付醫療費用。面對這些挑戰和機遇,深入探討私人醫療保險如何有助實現醫療系統目標和推動全民健康覆蓋正當其時。這項討論亦有助審視香港醫療系統的融資模式,以公平分配醫療資源。」
與會者就「全民健康覆蓋的原則」、「不同醫療系統設計如何應對共同挑戰」,以及「私人醫療保險如何作為可持續融資工具,以補充和補足現有的融資計劃」三大主題分享他們的專業知識和見解。來自中國內地、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韓國、泰國和菲律賓的講者分享了各國如何發展私人醫療保險,以及其與公共醫療保險系統如何互相配合,以實現全民健康覆蓋的目標。
ANHSS主席及印尼查馬達大學醫學、公共衞生與護理學院的健康政策與管理Laksono Trisnantoro教授表示:「這場亞太地區知識薈萃活動為主要持份者提供了一個獨特的平台,以私人醫療保險支持全民健康覆蓋為主軸,促進知識交流及策略分享,並提出以實證為本的政策建議。」
是次活動得到ANHSS、香港董氏慈善基金會、同齡同心慈善基金以及多個業界團體的支持。
[1] 全民健康覆蓋: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universal-health-coverage-(uh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