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2011年8月4日

中大香港生活质素指数显示港人整体生活质素回稳

2011年8月4日
分享
列印

(左起)中大政治与行政学系副教授马岳教授、政治与行政学系助理教授吴启汉教授、生活质素研究中心主任及地理与资源管理学系副教授伍世良教授、经济学系副教授庄太量教授、社会科学院院长及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李少南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生活质素研究中心公布最新的中大香港生活质素指数,显示香港人于二零一零年的整体生活质素较零九年稍为回升。 

二零一零年,香港整体的生活质素指数为104.18,较零九年的终值101.52上升2.66,但仍低于零三至零八年间的指数,反映香港整体的生活质素虽较零九年有所改善,但自零八年后的三年来仍普遍下降(见附件1)。 

中大香港生活质素指数由三组分类指数,合共二十一个指标组成(见附件2)。指标的选择,是基于涵盖度、代表性、可量度性,以及对港人生活质素的重要性等准则。三类指数分别为社会、经济及环境分类指数。指标数值愈高,表示该指标表现愈佳。 

与二零零九年相比,一零年的三项分类指数中,经济分类指数显着下跌,社会分类指数回升,而环境分类指数则持续上升。其中经济分类指数更跌至自零二年(基准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见附件3.1)。虽然整体生活质素较零九年略有回升,港人于一零年的经济状况却明显变坏。 

二十一个指标中有八个指标比前一年为差(见附件4)。当中,下降最显着的是负担能力比率(指平均每年可负担的物业价格),指数由零九年的1.18下跌至一零年的-0.87,为自零二年(基准年)以来的最低纪录,表示港人于一零年负担房屋的能力较零九年大幅下降。 

另外,共有十个指标较二零零九年进步(见附件5)。其中升幅较显着者为传染病呈报比率(指传染病数目按人口比例下降),与猪型流行性感冒于一零年大幅下降,并于该年十月起被卫生署从法定须呈报传染病名单中剔除有关。环境方面,本港的水质、噪音污染及都市固体废物循环再造的情况也比前一年改善。至于死亡率、生活满意程度指数及教资会资助学院的学士及研究院课程适龄学生入读率则与前一年相同(见附件1)。 

在二零零三年,中大社会科学院特别编制了中大香港生活质素指数,希望透过这项全面及持续编制的社会指标,协助量度及监察廿一世纪香港人生活质素的转变,并为政策制订者及社会大众提供有用的参考,更藉此倡议提高香港人的生活质素,引起各界的关注。为此,中大成立生活质素研究中心进行持续性的研究,每年公布最新指数。 

中大香港生活质素指数以二零零二年作为基准年,当年的数值订定为100。如某年的指数高于100,表示该年香港人的生活质素,较零二年佳;如指数小于100,则代表该年的生活质素比零二年差;如指数同为100,则反映该年的生活质素,与零二年相若。 

有关中大香港生活质素指数的详情,请浏览香港生活质素中心网页︰www2.cuhk.edu.hk/ssc/qol

附件



(左起)中大政治与行政学系副教授马岳教授、政治与行政学系助理教授吴启汉教授、生活质素研究中心主任及地理与资源管理学系副教授伍世良教授、经济学系副教授庄太量教授、社会科学院院长及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李少南教授

(左起)中大政治与行政学系副教授马岳教授、政治与行政学系助理教授吴启汉教授、生活质素研究中心主任及地理与资源管理学系副教授伍世良教授、经济学系副教授庄太量教授、社会科学院院长及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李少南教授

 

下载所有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