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2013年8月7日

中大姜里文教授研究植物細胞屢創突破獲選卓越學科領域項目 推動香港及內地生物技術產業發展

2013年8月7日
分享
列印

姜里文教授及其研究團隊過去十多年在細胞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國際認可的成果。

研究人員以轉盤共聚焦顯微鏡來觀察植物細胞的動態(Keith Hiro攝)

經螢光染劑處理後的發芽期花粉管。花粉管是研究蛋白質傳輸的最佳細胞系統。 (王浩博士製圖)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兼細胞及發育生物學研究中心主任姜里文教授憑藉多年的研究成果,組成了跨學科研究團隊,建立了「細胞器生物合成和功能研究中心」,最近更獲研究資助局第六輪卓越學科領域計劃撥款約4,700萬港元。研究中心將深入研究植物及動物生命過程的基礎問題,並將發展其潛在應用價值,如提高農作物產量、防治人類疾病,以及發展生物燃料等生物技術。 

植物細胞器的破格發現 

姜里文教授於2000年加入中大,在過去十多年,姜教授及其團隊在香港開展了多個植物細胞研究項目,並取得了一系列國際認可的研究成果。當中最新一項成果,是發現了一類新的細胞器,命名為EXPO,打破植物研究界對植物蛋白質分泌的傳統認識。細胞是生命的基本單位,而細胞中的細胞器是植物不可或缺的「器官」。每個植物細胞可以有過千個細胞器,每一細胞器都有特定的功能,負責分泌不同的蛋白質,而蛋白質是植物生長的基本材料。 

EXPO負責調節一種以往未被發現的蛋白質分泌途徑,其潛在功能之一是釋放抗菌劑至植物表面,以抵禦細菌、病毒及外來傳染物入侵。這種非常規的蛋白質分泌出現於所有植物,但長久以來被忽略了。姜教授的發現具相當突破性,若能深入了解EXPO的功能和傳輸途徑,有助推展生物燃料及植物生物技術的研究。 

促進生物技術產業發展 

以多年的研究成果為基礎,姜教授希望創建一個世界領先的「細胞器生物合成和功能研究中心」,而這計劃剛獲選為研究資助局最新一輪之卓越學科領域計劃。研究團隊結合細胞、分子、生化、生理、遺傳、基因組和蛋白組學等專家,將以多項實驗方法及技術,使用多種生物如擬南芥,水稻,酵母,果蠅及小鼠等,從不同角度研究各類細胞器(包括EXPO)的生物合成和功能。

姜里文教授表示:「該項研究對於香港和內地生物技術產業的發展有潛在的應用價值,包括提高植物作為生物燃料來源的價值以及提高農作物在惡劣環境中的產量。項目獲得研究資助局的認同,我們的團隊感到非常鼓舞,並期望科研成果能促進社會的發展。我亦非常感謝中大過去多年給予的支持及自由的學術環境,亦感謝團隊的努力。」 

屢獲殊榮的優秀研究學者 

姜里文教授專研植物細胞生物學,過往一直熱衷於研究蛋白質傳輸機理及細胞器的生物形成機制,這些分子機理可直接影響植物的生長及抗逆性,亦有助開發植物生物技術,如生產基因稻米,提供由於人體遺傳病所缺乏的蛋白質。姜教授憑植物蛋白質傳送機理,獲頒授裘槎基金會2009年至2010年度優秀科研者獎。 

姜教授畢業於中國華南農業大學,獲加拿大西蒙菲沙大學頒授博士學位,在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從事四年博士後研究工作後,於2000年加入中大。他的傑出教研表現數度獲中大表揚,曾獲模範教學獎和傑出研究獎,並多次從香港研究資助局、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及其他資助機構獲得科研經費。 

姜教授實驗室的研究生亦多次獲頒授榮譽獎項,包括三項中大研究生最佳研究成績獎、兩項中國植物生理學會最佳論文獎、美國Keystone學術會議獎,以及多個國際會議的最佳演講獎。部分研究生更獲聘於著名學府如美國哈佛大學及加州大學進行博士後研究工作。 

研究資助局(研資局)早前公布第三輪主題研究計劃及第六輪卓越學科領域計劃的撥款結果。在獲選的六個項目中,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參與了全部六個項目,當中四個項目更由中大科研人員牽頭進行,獲選項目為本港院校之冠,資助額合共約二億多元,成績斐然。 



 

姜里文教授及其研究團隊過去十多年在細胞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國際認可的成果。

姜里文教授及其研究團隊過去十多年在細胞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國際認可的成果。

 

研究人員以轉盤共聚焦顯微鏡來觀察植物細胞的動態(Keith Hiro攝)

研究人員以轉盤共聚焦顯微鏡來觀察植物細胞的動態(Keith Hiro攝)

 

經螢光染劑處理後的發芽期花粉管。花粉管是研究蛋白質傳輸的最佳細胞系統。
(王浩博士製圖)

經螢光染劑處理後的發芽期花粉管。花粉管是研究蛋白質傳輸的最佳細胞系統。 (王浩博士製圖)

 

下載所有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