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2013年10月17日

新鸿基地产与中大呈献诺贝尔奖得奖学人讲座杰出生理医学教授剖析幽门螺旋杆菌最新研究

2013年10月17日
分享
列印

200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Barry James Marshall教授。

中大校长沈祖尧教授(右)与新地执行董事兼首席财务总监陈国威(左二)致送纪念品予Barry James Marshall教授,左一为中大医学院院长陈家亮教授。

Barry James Marshall教授亲切地解答与会者的热烈提问。

新鸿基地产(新地)及香港中文大学(中大)邀得200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Barry James Marshall教授于今天(10月17日)来港举行讲座,讲述「幽门螺旋杆菌:古代细菌的现代用法」,吸引逾六百名学者、学生、医学界人士及公众参加,现场座无虚席,中大更特别安排讲座于本港及内地多所大专院校直播,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及中山大学等;任何人士亦可透过中大网页观看网上直播,充份促进各地学术交流。 

中大校长沈祖尧教授表示:「我们衷心感谢新地过去九年来的鼎力支持,让讲座系列得以成功举办,让学界及公众获益良多。Barry James Marshall教授多年来对肠胃病学的贡献赢得各界一致肯定,我非常感谢Marshall教授远道莅临中大,与我们分享其独到见解。」 

在讲座上,Marshall教授介绍幽门螺旋杆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并探讨如何以幽门螺旋杆菌的菌株追踪人类数千年来的迁徙,藉以理解人类的共生物,甚或与幽门螺旋杆菌生物「附近共生」的关系。幽门螺旋杆菌是引致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的病原体,全球逾半人口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最新研究显示,幽门螺旋杆菌或对控制21世纪人类过度活跃的免疫系统有所帮助。Marshall教授亦讲述医疗人员可以利用发展新的幽门螺旋杆菌产品,这将有利于人类/病菌的共生关系,减轻病菌的危害。 

Marshall 教授于一九七四年获取西澳洲大学医学学士学位,现为西澳洲大学临床医学和微生物学教授。在一九八一年,Marshall 教授与 J. Robin Warren 博士研究螺旋状杆菌的存在和与胃炎之间的关系。于一九八二年,他们第一次成功培养出幽门螺旋杆菌 (Helicobacter pylori),并定下此细菌会引致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的假设。及后于一九八四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确认幽门螺旋杆菌是导致胃癌的主要原因。Marshall 教授与 Warren 博士的研究工作被公认为肠胃病学历史上最重大的发现,较小儿麻痹疫苗的发展及天花的根治更为重要。 

Marshall 教授获得二零零五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与Warren博士共同获得),以及多个重要和国际性的奖项,当中最具代表性的包括一九九五年华伦‧阿尔坡特奖、澳洲医学协会奖和阿尔波特‧拉斯克奖,一九九六年盖尔德纳奖,一九九七年保罗‧埃尔利希奖,一九九八年 Dr A.H. Heineken医学奖、堪培拉弗洛里奖章和布坎南奖章,一九九九年本杰明‧富兰克林生命科学奖章,二零零二年庆应义塾医学科学奖,二零零三年澳洲百年奖章,二零零六年西澳洲年度公民奖,二零零七年澳洲年度奖和澳洲勋章,以及二零一一年澳洲医学研究协会 (ASMR) 奖章。 

「新鸿基地产诺贝尔奖得奖学人杰出讲座系列」由新地赞助,与中大自2004年起,每年邀请诺贝尔奖得主到访香港,至今已举办二十场专题讲座,合共有二十七位诺贝尔奖得主和知名学者,与学术界、教育界及商界切磋研讨,分享不同专业范畴的知识和成功经验,启发思维,同时推动知识的开发和传递,鼓励学习与创新。

请按此浏览更多活动照片:
https://www.cpr.cuhk.edu.hk/tc/events_recap_detail.php?1=1&1=1&id=144&s=

 



200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Barry James Marshall教授。

200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Barry James Marshall教授。

 

中大校长沈祖尧教授(右)与新地执行董事兼首席财务总监陈国威(左二)致送纪念品予Barry James Marshall教授,左一为中大医学院院长陈家亮教授。

中大校长沈祖尧教授(右)与新地执行董事兼首席财务总监陈国威(左二)致送纪念品予Barry James Marshall教授,左一为中大医学院院长陈家亮教授。

 

Barry James Marshall教授亲切地解答与会者的热烈提问。

Barry James Marshall教授亲切地解答与会者的热烈提问。

 

下载所有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