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2022年9月23日

中大商學院企業可持續發展指數 透視疫情下企業展現的韌性
並推出首屆全球企業及大中華房地產企業之可持續發展指數

2022年9月23日
分享
列印

中大商業可持續發展中心舉辦2022年商業可持續發展會議。

整體表現最優秀的前三名企業代表獲頒發嘉許證書,表揚他們在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傑出表現。

中大商學院商業可持續發展中心主任盧永鴻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商學院商業可持續發展中心(CBS)今日發布最新一期企業可持續發展指數系列(BSI),並宣布推出首屆全球企業可持續發展指數 (Global BSI)及首屆房地產企業可持續發展指數(REBSI)。

企業可持續發展指數系列於2015年推出,旨在向企業提供一個支持他們推行可持續發展策略的框架,透過實務為社會及環境作出正面的影響及貢獻。今年,可持續發展指數系列檢視了來自香港、台灣、上海及深圳市場,總共12個行業的 285家上市企業,在2019/2020 財政年度(或2020年度)根據環境、社會及管治 (ESG)及企業社會責任(CSR)準則下,他們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表現。指數系列覆蓋三個地區,分別為大中華地區、粵港澳大灣區及香港地區的上市企業,亦有為區內的酒店行業進行評估。

儘管各行各業都受到新冠疫情衝擊,但企業在尋求可持續發展方面均展現出其韌性,整體而言企業在可持續發展指數系列的得分,較去年調研上升10.62%。

今屆指數進行評估時,正值新冠疫情爆發的初期。為應付疫情所帶來前所未見的挑戰,許多企業都專注於穩住業務運作,並較重視首要類别持份者的需求,例如為員工提供具彈性的工作安排。可是,企業對社區的關注度,不論在「實踐」及「影響」方面的得分都輕微下調(香港、台灣及上海的得分跌幅達 8.02%至11.62%)。

在香港,有四家企業取得最高的「典範者」評級,他們在今年調研進行期間的各個細項的得分都名列前茅,顯示香港企業致力將商業的投入轉化成有形的社會價值,為社會及環境帶來正面影響,在可持續發展方面較其他地區企業領先。

若以地區劃分,深圳及上海企業的得分升幅最為明顯,按年增幅分別達到30.19%及17.72%。這些進步大部分都反映在他們積極回應監管當局的需求。在得分方面,深圳及上海分別上升29.07% 及13.18%,主要原因是在新冠疫情期間,企業生產活動顯著放緩,從而減輕了對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而深滬兩地企業在可持續發展的早期階段得分,與香港及台灣的差距正逐步收窄。

平均而言,台灣企業在可持續發展的整體表現為區內最好,得分達68.68分,香港則有59.65分,上海和深圳的得分,分別有43.04分及 34.80分。此外,台灣企業在可持續發展的參與及匯報方面較其他地區企業做得更好,包括撰寫詳盡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以及在公司網頁上作全面的披露。

2023年將推出全球企業可持續發展指數及房地產企業可持續發展指數

全球企業可持續發展指數(Global BSI)將涵蓋全球主要市場的上市公司,鼓勵具備全球影響力的企業以更廣闊的持份者群組作為基礎,每年對其企業社會責任工作進行評估。Global BSI將涵蓋全球主要市場的指數成分股企業,並嘉許這些企業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卓越成就。這種以數據為主導的調研法,將有助企業更有系統地持續改進其 ESG 管理,以造福環境、企業和社會。

房地產企業可持續發展指數 (REBSI )是繼酒店可持續發展指數之後第二個行業指數,對大中華地區上市房地產企業進行全面評估,對象包括房地產發展和建築相關企業,涵蓋大中華區內多個市場,如恒指服務公司旗下的「恒生指數」和「恒生滬深港通大灣區指數」、富時集團與台灣證券交易所合編的「富時台灣證券交易所台灣50指數」、上海證券交易所旗下的「上證50指數」,以及深圳證券交易所旗下「深證100指數」內50大市值企業。

中大商學院商業可持續發展中心主任盧永鴻教授預期,企業可持續發展指數系列將繼續帶來更大更廣的影響,他指出:「中大商學院商業可持續發展中心的目標,是鼓勵全球商業社會在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不斷奮進。透過企業可持續發展指數系列,我們希望為及機構提供有效的工具,將企業社會責任(CSR),環境、社會及管治(ESG),以及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轉化成企業核心的組成部分,並支持在各層面推展可持續發展工作。」



中大商業可持續發展中心舉辦2022年商業可持續發展會議。

中大商業可持續發展中心舉辦2022年商業可持續發展會議。

 

整體表現最優秀的前三名企業代表獲頒發嘉許證書,表揚他們在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傑出表現。

整體表現最優秀的前三名企業代表獲頒發嘉許證書,表揚他們在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傑出表現。

 

中大商學院商業可持續發展中心主任盧永鴻教授

中大商學院商業可持續發展中心主任盧永鴻教授

 

下载所有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