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2013年1月7日

中大联同七间医院进行亚洲首个临床研究发现崭新「植入式扰流器」能有效治疗脑动脉瘤

2013年1月7日
分享
列印

余俊豪教授与合作医院的研究团队代表

中大影像及介入放射学系教授暨透视微创治疗基金临床科学中心总监余俊豪教授发布由中大联同七间医院进行的亚洲首个临床研究,指出崭新植入式扰流器能有效治疗脑动脉瘤

植入式扰流器(银色网状)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透视微创治疗基金临床科学中心与本港七间医院,在中心总监兼中大影像及介入放射学系教授余俊豪教授的带领下,完成亚洲首个以「植入式扰流器」(Pipeline)治疗脑动脉瘤的临床研究,发现崭新透视微创治疗 ─「植入式扰流器」能令动脉瘤缩小和闭塞,是一个安全和有效的治疗脑动脉瘤方法。脑动脉瘤潜伏在2%至6%香港人口中,可能跟高血压、血管硬化或遗传有关,是严重的潜在健康危机。 

动脉瘤破裂是脑出血的原因之一,可引致严重残障或死亡,死亡率更高达45%。一个脑动脉瘤破裂的机会是每年1.3%。在整体人口中,每十万人中有10.5人因脑动脉瘤破裂而导致脑出血。传统的治疗是以手术夹从外夹闭动脉瘤颈部,但具创伤性及一定风险;或以弹簧圈经血管栓塞动脉瘤,虽然创伤性低,但应用在「梭型」的脑动脉瘤并不可行。如果动脉瘤的体积大以致覆盖血管主干,或动脉瘤颈部宽阔,弹簧圈栓塞术便需要配合辅助性支架才可行。即使治疗成功,进行弹簧圈栓塞术后脑动脉瘤复发的机会亦高达15%(有辅助支架)至17%(无辅助支架)。 

应用「植入式扰流器」(Pipeline)治疗脑动脉瘤是医学界的一大突破。「扰流器」是一个由细密金属丝编织而成的管状装置,以导线和导管引导,从皮肤伤口经血管植入有动脉瘤病变的血管主干内腔部份,属于透视微创治疗的一种。「扰流器」的放置可令血液流入动脉瘤的方向改变和速度减弱,令动脉瘤缩小和闭塞,而不受制于动脉瘤的形状及不影响所覆盖的血管分支。 

有关研究于2008年9月至2011年9月期间在中大透视微创治疗基金临床科学中心进行,研究发现「植入式扰流器」能有效治疗体积较大和瘤颈较宽的动脉瘤,或是梭型、涉及血管分支,或是经弹簧圈栓塞后复发的动脉瘤。研究涉及143名病人和178个动脉瘤,包括36男、 107女,平均年龄54.9岁。研究个案包括(1) 「袋型」或「梭型」脑动脉瘤,(2)非破裂性或复发性脑动脉瘤,以及(3)有动脉瘤病变的血管主干直径在2.5mm – 5mm的范围内。复发性动脉瘤占34个(19.1%)。「扰流器」的植入手术全部成功,大部份动脉瘤(81.5%)只用了一个「扰流器」。手术后的跟进期平均为17.6个月 (3 – 39.2个月) ,跟进期间,脑血管造影图显示动脉瘤闭塞率为55.7% (6个月) 、81.3% (12个月),以及84.5%(18个月)。治疗导致的严重中风或死亡风险为3.5%,血管主干闭塞率为0;治疗导致血管轻度(20-30%) 狭窄率为1.4%,血管分支闭塞为1.4%,并没有引起临床征状。 

中大建议医学界采用「植入式扰流器」为非破裂性或复发性脑动脉瘤的首选治疗方法。研究结果已于2012年12月刊载于放射科权威期刊《放射学》。 

参与研究的医院和医生:

威尔斯亲王医院,影像及介入放射科(余俊豪,许慧仪); 脑神经外科(黄国柱)

广华医院,神经外科(郭正光,陈广有); 放射诊断部 (柳洵)

圣德肋撒医院,扫描部(郑培伟)

玛丽医院,神经外科(吕伟文,梁嘉铭); 放射科(李雷钊)

伊利沙伯医院,神经外科(郑建明); 放射诊断部(张艈灵,陈智明)

屯门医院,放射科(王耀忠,陈崇文,潘伟麟)

东区尤德夫人那打素医院,脑神经外科(彭佳源,黄启圣); 放射诊断部(冯启雄)



余俊豪教授与合作医院的研究团队代表

余俊豪教授与合作医院的研究团队代表

 

中大影像及介入放射学系教授暨透视微创治疗基金临床科学中心总监余俊豪教授发布由中大联同七间医院进行的亚洲首个临床研究,指出崭新植入式扰流器能有效治疗脑动脉瘤

中大影像及介入放射学系教授暨透视微创治疗基金临床科学中心总监余俊豪教授发布由中大联同七间医院进行的亚洲首个临床研究,指出崭新植入式扰流器能有效治疗脑动脉瘤

 

植入式扰流器(银色网状)

植入式扰流器(银色网状)

 

下载所有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