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2020年3月17日

中大发现新型冠状病毒于呼吸道清除后 仍存留于粪便计划为检疫中心隔离人士化验粪便 及早揪出「隐形个案」减社区传播风险

2020年3月17日
分享
列印

中大医学院分析来自本港14名确诊新型肺炎患者的逾300个样本,揭示全部患者的大便都验出新型冠状病毒。(左起) 中大医学院微生物学系系主任陈基湘教授、院长兼肠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主任陈家亮教授,以及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系主任许树昌教授。

陈家亮教授提醒公众,粪便中的新型冠状病毒可能对他人造成健康危害,护理人员和负责处理食品的人士应特别注重其手部卫生。

陈基湘教授指出,研究中有3名患者的呼吸道样本虽无再发现病毒,但其粪便样本仍有病毒,情况不容忽视。

许树昌教授解释,带新型冠状病毒的粪便可以污染环境,其他人有机会因接触受污染的环境后触摸眼或口鼻,让病毒入侵黏膜而受感染。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医学院分析来自本港14名确诊「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逾300个样本,包括痰、鼻咽液、深喉唾液、血液、尿液及粪便,发现不论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粪便样本均带有新型冠状病毒。14名患者中,有3人即使呼吸道样本不再发现病毒,其粪便样本却仍有病毒存在。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大便验出病毒的情况普遍,相关测试可成为另一种筛查工具,而值得注意的是,带病毒的大便可污染环境,构成潜在的健康风险。

中大医学院首阶段会为100名将入住检疫中心的密切接触者进行粪便及深喉唾液样本化验,冀找出无病征但带病毒的「隐形个案」,并藉此验证粪便样本能否为无病征的人士有效侦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个案。

不论病情轻重  确诊者的粪便样本都带有新型冠状病毒

中大医学院从14名已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本港患者,采集300多个来自呼吸道、血液、尿液及粪便等样本,藉此分析新型冠状病毒于人体的分布。结果如下: 

  • 痰样本发现的病毒量是各类样本中最高,比深喉唾液样本的病毒量高300倍
  • 不论病情轻重,所有确诊者都有粪便样本被验出带有新型冠状病毒
  • 深喉唾液样本和粪便样本发现到的病毒量相若
  • 14名病人中,3人在他们的痰样本和深喉唾液已没有病毒后,仍于1至2日内在其粪便样本中找到病毒
  • 血样本中验出病毒的比率不高
  • 没有尿液样本发现病毒

负责研究的中大医学院微生物学系系主任陈基湘教表示:「呼吸道传播的风险为最高,但病毒于消化道存在的情况亦不容忽视。本身有咳嗽症状的怀疑个案,最理想是自行采集痰样本作检测。但对于一些没有咳嗽症状的个案,除了深喉唾液,粪便可以是另一种能够于社区采用的早期侦测工具。」

计划为100名将入住检疫中心的隔离人士检大便样本

中大医学院院长兼肠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主任陈家亮教授指出:「我们的研究结果揭示粪便中带有新型冠状病毒,会对公共卫生造成影响。首先,相关测试可以作为没有呼吸道症状人士的另一种筛查工具。其次,粪便中的病毒可能对他人造成健康危害,护理人员和负责处理食品的人士应特别注重其手部卫生。」

中大医学院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系主任及何鸿燊呼吸系统学讲座教授许树昌教授解释,带病毒的粪便可以污染环境,其他人便有机会因接触受污染的环境后触摸眼或口鼻,令病毒入侵黏膜而受感染。许教授提醒:「市民应定期注水到家中的U型去水渠,确保去水渠没有干涸,并于冲厕时掩盖,以减低感染病毒的风险。」

 



中大医学院分析来自本港14名确诊新型肺炎患者的逾300个样本,揭示全部患者的大便都验出新型冠状病毒。(左起) 中大医学院微生物学系系主任陈基湘教授、院长兼肠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主任陈家亮教授,以及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系主任许树昌教授。

中大医学院分析来自本港14名确诊新型肺炎患者的逾300个样本,揭示全部患者的大便都验出新型冠状病毒。(左起) 中大医学院微生物学系系主任陈基湘教授、院长兼肠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主任陈家亮教授,以及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系主任许树昌教授。

 

陈家亮教授提醒公众,粪便中的新型冠状病毒可能对他人造成健康危害,护理人员和负责处理食品的人士应特别注重其手部卫生。

陈家亮教授提醒公众,粪便中的新型冠状病毒可能对他人造成健康危害,护理人员和负责处理食品的人士应特别注重其手部卫生。

 

陈基湘教授指出,研究中有3名患者的呼吸道样本虽无再发现病毒,但其粪便样本仍有病毒,情况不容忽视。

陈基湘教授指出,研究中有3名患者的呼吸道样本虽无再发现病毒,但其粪便样本仍有病毒,情况不容忽视。

 

许树昌教授解释,带新型冠状病毒的粪便可以污染环境,其他人有机会因接触受污染的环境后触摸眼或口鼻,让病毒入侵黏膜而受感染。

许树昌教授解释,带新型冠状病毒的粪便可以污染环境,其他人有机会因接触受污染的环境后触摸眼或口鼻,让病毒入侵黏膜而受感染。

 

下载所有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