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2013年9月25日

邵逸夫生命科学及医学奖得主于中大演讲

2013年9月25日
分享
列印

(左起)中大生物医学学院陈文乐教授、逸夫书院荣誉院务委员陈佳鼐教授、中大副校长霍泰辉教授、2013年邵逸夫生命科学与医学奖得主杰弗理•霍尔教授(Prof. Jeffrey C. Hall)、迈克尔•罗斯巴殊教授(Prof. Michael Rosbash)及迈克尔•杨教授(Prof. Michael W. Young)、逸夫书院院长陈志辉教授。

杰弗理•霍尔教授以「人皆寻梦」为题发表演说。

迈克尔•罗斯巴殊教授以「昼夜节律的循环控制:回望廿载与展望未来」为题发表演说。

迈克尔•杨教授以「控制睡眠及昼夜节律的基因」为题发表演说。

(左起)中大生物医学学院陈文乐教授、2013年邵逸夫生命科学与医学奖得主杰弗理•霍尔教授、迈克尔•罗斯巴殊教授及迈克尔•杨教授。

2013年邵逸夫生命科学及医学奖得主杰弗理.霍尔教授(Prof. Jeffrey Hall)、迈克尔.罗斯巴殊(Prof. Michael Rosbash)及迈克尔.杨教授(Prof. Michael Young)昨天(9月24日)亲临香港中文大学(中大)逸夫书院,分别以「人皆寻梦」(Everybody’s a Dreamer, and Everybody’s a Star )、「昼夜节律的循环控制:回望廿载与展望未来」(The Circadian Feedback Loop:  Twenty Years and Counting)及「控制睡眠及昼夜节律的基因」(Genes Controlling Sleep and Circadian Rhythms)为题演讲,吸引近420名中大及本地其他大学和中学的师生,以及相关专家学者出席。 

2013年度邵逸夫生命科学与医学奖颁予缅因州大学客席教授杰弗理.霍尔 (Jeffrey C Hall)、布兰戴斯大学生物学教授暨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 (HHMI) 研究员迈克尔.罗斯巴殊 (Michael Rosbash)、及洛克菲勒大学学术事务副校长兼教授迈克尔.杨 (Michael W Young),以表彰他们发现生物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 

所有生物都有一定的节律,人类晚间出现睡意、飞行时差带来困扰、花朵昼开夜合,这都是熟悉的现象。这些昼夜 (circadian拉丁文「日常」的意思) 的节律虽然耳熟能详,但生物时钟的本质一直是晦涩的,直至已故的西摩.本泽 (Seymour Benzer) 藉著研究果蝇,发现了一个基因,它经过变异,可以把生物时钟调快、调慢、甚至关掉。虽然这个发现本身并没有说明生物时钟如何运作,但它踏出了第一步,为研究控制昼夜节律的机制打开了大门。今届邵逸夫生命科学与医学奖的得奖者杰弗理.霍尔、迈克尔.罗斯巴殊和迈克尔.杨,沿著这个方向展开研究,利用基因变异果蝇,进行了一系列开创性的实验,揭示了操控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这个机制不仅只存在于果蝇,也存在于人类。

相关的研究工作在1984年取得第一个突破。当时,在布兰戴斯大学的霍尔与罗斯巴殊的组合,和洛克菲勒大学的杨,分别复制 (或称克隆 clone) 了果蝇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的周期基因 (period gene),这个基因若经过变异,就可以改变果蝇的昼夜节律。这个发现带来了霍尔与罗斯巴殊组合的第二个突破。他们研究果蝇脑内由周期基因所编码的信使核糖核酸 (mRNA) 和蛋白,发现它们的水平呈现昼夜节律性的变动。而且周期基因若产生变异,可以改变这些节律的波动。这些发现为控制生物时钟的基本机制提供了第一个线索﹕周期基因的蛋白产物可以按著24小时的周期循环,抑制自身生产的反馈路线。杨与霍尔/罗斯巴殊组合随后展开研究,揭示更多和生物时钟机制有关的基因,并提供了详尽的信息,说明它们的产物如何运作,怎样通过周期基因的mRNA及蛋白的水平,控制昼夜节律,及日光如何重新调整生物时钟。 

现在已知霍尔、罗斯巴殊和杨在果蝇中所发现的昼夜节律的基本机制,也适用于其他生物,包括人类在内。这些机制和人类疾病之间的关系已充分显示出来。例如,人类有两个基因,与果蝇的昼夜节律基因对应,而这两个基因与影响睡眠节奏的遗传病呈现相关。 

有关「邵逸夫奖」

「邵逸夫奖」为国际性奖项,得奖人皆活跃于其学术领域,在学术研究、科学研究及应用上有突破性的成果,或对文化艺术有杰出贡献,或在其他领域有卓越之成就。评选的原则主要考虑候选人之专业对推动社会进步、提高人类生活质素,以及丰富人类精神文明的贡献。候选人近期的成果将获优先考虑。 

「邵逸夫奖」乃按邵逸夫爵士意愿,于2002年11月成立,2004年颁发首届奖项,现为第十届。「邵逸夫奖」设有三个奖项,分别为天文学奖、生命科学与医学奖,以及数学科学奖。



(左起)中大生物医学学院陈文乐教授、逸夫书院荣誉院务委员陈佳鼐教授、中大副校长霍泰辉教授、2013年邵逸夫生命科学与医学奖得主杰弗理•霍尔教授(Prof. Jeffrey C. Hall)、迈克尔•罗斯巴殊教授(Prof. Michael Rosbash)及迈克尔•杨教授(Prof. Michael W. Young)、逸夫书院院长陈志辉教授。

(左起)中大生物医学学院陈文乐教授、逸夫书院荣誉院务委员陈佳鼐教授、中大副校长霍泰辉教授、2013年邵逸夫生命科学与医学奖得主杰弗理•霍尔教授(Prof. Jeffrey C. Hall)、迈克尔•罗斯巴殊教授(Prof. Michael Rosbash)及迈克尔•杨教授(Prof. Michael W. Young)、逸夫书院院长陈志辉教授。

 

杰弗理•霍尔教授以「人皆寻梦」为题发表演说。

杰弗理•霍尔教授以「人皆寻梦」为题发表演说。

 

迈克尔•罗斯巴殊教授以「昼夜节律的循环控制:回望廿载与展望未来」为题发表演说。

迈克尔•罗斯巴殊教授以「昼夜节律的循环控制:回望廿载与展望未来」为题发表演说。

 

迈克尔•杨教授以「控制睡眠及昼夜节律的基因」为题发表演说。

迈克尔•杨教授以「控制睡眠及昼夜节律的基因」为题发表演说。

 

(左起)中大生物医学学院陈文乐教授、2013年邵逸夫生命科学与医学奖得主杰弗理•霍尔教授、迈克尔•罗斯巴殊教授及迈克尔•杨教授。

(左起)中大生物医学学院陈文乐教授、2013年邵逸夫生命科学与医学奖得主杰弗理•霍尔教授、迈克尔•罗斯巴殊教授及迈克尔•杨教授。

 

下载所有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