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北山瑰寶: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碑帖珍本」展覽開幕 精選國寶級宋拓碑帖 展示藝術追求與書法之美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文物館呈獻「北山瑰寶: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碑帖珍本」特別展覽,於9月22日舉行開幕典禮,主禮嘉賓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署長陳詠雯女士、北山堂基金主席利乾博士、中大校長盧煜明教授、中大副校長(校友/社區聯繫及大學拓展)陳德章教授、中大文物館館長姚進莊教授、北山堂基金總監(中國藝術及文化)何鑒菲博士、中大文物館研究員兼展覽策展人何碧琪博士等。展覽將於2025年9月23日起至12月28日向公眾開放,歡迎各界人士蒞臨參觀。
盧煜明教授致辭時表示︰「這些國寶級宋拓可說是中大的『家傳之寶』。適逢其會,今年文物館新翼羅桂祥閣開幕,北山堂捐贈的珍本在文物館載譽展出,與香港、大灣區以及各地更多的觀眾見面。此外,學術界關於拓本的英文著作甚少,今次隨著展覽出版的英文圖錄,將帶領這些『家傳之寶』走出亞洲,向西方讀者展現宋拓魅力。香港中文大學立足香港,面向世界,我們將繼續履行『結合傳統與現代,融會中國與西方』的使命,在文化、科學等各個研究領域,作出貢獻。」
利乾博士致辭時表示︰「出於父親(利榮森博士)對中國文化藝術的鍾愛和保護文物的決心,今次展出的宋拓珍本,結合了文人藝術和精湛工藝,到今日已經成為國寶級的精品。這些珍貴文物曾經在2015 年於文物館展出,以及2023 年中大慶祝成立60周年之時,在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宋拓魅力特展』,與故宮的珍藏一起於文華殿展出,可謂意義非凡。這批國寶文物今年能再有機會在文物館與觀眾見面,向大眾介紹中國的歷史、文化和藝術之美,實現了父親多年來的心願,實在十分難得。」
中大文物館珍藏的碑帖珍本獲列入《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為全港首間獲此殊榮的學術機構。有關藏品具卓越的學術及文化意義,是重要的藝術瑰寶。2023年,中大與故宮博物院在北京故宮文華殿共同舉辦「宋拓魅力──碑帖珍本特展」,獲北山堂基金贊助,取得圓滿成功。這些珍本載譽歸來,讓香港及大灣區觀眾可以親睹古墨生輝的珍稀拓本。是次展品包括20件由北山堂惠贈的國寶級宋拓碑帖,以及超過12件元代至清代的書畫珍品。文物館團隊研究發現,該20種碑帖拓本的年代屬於11至13世紀,時至今日,這批跨越七個世紀的珍貴文物,以系統化的方式呈現古代至清代中國書法的傳承與發展,展現不同時代文人對藝術的追求與書法之美。
是次展覽獲北山堂基金贊助展覽圖錄及教育影片。展覽分為三個主題—「漢唐碑刻:由古代書體至經典書法風格」;「游相蘭亭:一段永恆的古今對話」;「宋代刻帖:王羲之、王獻之經典書風的形塑」。展品包括珍貴拓本如《西嶽華山廟碑》(順德本)、《夏承碑》(李氏臨川十寶之一)、南宋丞相游似舊藏《蘭亭序》「御府領字從山本」與「中山王氏家藏本」、《淳化閣帖泉州本卷六至八集王書》(陸恭舊藏本)及米芾《英光堂帖》(徐渭仁舊藏本)等;書法名跡包括鄧文原等《武林勝集》、祝允明《小楷初唐詩》、王寵《行書千字文》,及董其昌《行草臨王羲之帖》等。
開幕典禮將同時發布同名英文展覽圖錄。目前,有關拓本的英文學術著作並不多見。是次英文圖錄不但填補該領域的知識,更成為國際學者的重要橋樑,讓他們深入了解及研究中國碑帖,有助推動拓本研究,促進學術交流。圖錄現於中大文物館書店和網上書店有售。
「北山瑰寶: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碑帖珍本」展覽
- 展覽日期:2025年9月23日起至2025年12月28日
- 展覽地點:中大文物館展廳三
請於此連結下載展覽的相關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