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中大文物館發布新書《丁衍庸書法》 首本丁氏書法專書填補研究空白 探討藝術大師的個人風格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文物館聯同中大新亞書院、藝術系及藝術系系友會合作出版《丁衍庸書法》,是首本探討這位藝術大師的書法專著,內容包含其書法、詩作及題畫,以更全面及深入的角度剖析丁衍庸的藝術與精神世界,填補相關研究的空白。中大文物館今天(7月16日)舉行《丁衍庸書法》新書發布及座談會,邀得出版單位代表及編輯小組主要成員,分享此書的編撰緣起、精彩內容等。
新書發布會由中大協理副校長(教育)及新亞書院院長陳新安教授,以及中大文物館館長姚進莊教授擔任主禮嘉賓。陳新安教授致辭時表示︰「《丁衍庸書法》的出版,包含了多重的意義。首先,這是第一本探討丁先生書法的專著,詳述了他的書法與題畫創作,並涵蓋他多幅珍貴的繪畫和書法作品,向讀者展示丁先生在書法藝術領域的精湛造詣和獨特風采。此外,適逢新亞書院創校75周年及文物館羅桂祥閣落成啟用誌慶,藉著這個特別項目,讓中大藝術系與藝術系系友會再度合作,更聯同文物館,凝聚多位中大現職或退休學者、校友撰文,攜手出版,別具意義。」
同場舉行的座談會由中大文物館副館長鄧民亮博士主持,與會嘉賓包括:中大藝術系榮休教授莫家良教授、中大藝術系系友會代表徐志宇先生,以及中大文物館中國書畫主任(副研究員)陳冠男博士。一眾嘉賓分享出版《丁衍庸書法》的編撰緣起與意義,介紹書中最新研究成果,及有關丁氏書法評論,亦分享了昔日向丁氏習藝的趣事等等。他們期望透過此書讓更多人認識和欣賞丁衍庸的書法和藝術,促進公眾對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關注和熱愛。
丁衍庸(1902-78)是二十世紀中國舉足輕重的藝術大師,也是香港高等藝術教育的奠基人。他亦為中大藝術系創系老師之一,與大學淵緣深厚。此書以丁氏的書法作為研究及賞析對象,包括其題畫詩句,以見其詩書畫相融及藝術懷抱。書中詳細分析逾百件丁氏作品,包括四篇專文及過百篇條目短文,內容由丁氏門生與後學執筆,多為中大現職或退休學者及校友。《丁衍庸書法》第一部分是探討丁氏書法,作品按年份排列。第二及第三部分為丁氏的詩作及題畫,以作品題材排序,分成六類,相同題材則以年份先後排列。
丁衍庸以油畫、水墨及篆刻享負盛名,其藝術歷程對探討現代中國藝術的發展,尤其香港藝術,具有重要意義和價值。在丁氏離世後四十多年間,國際上相關的研究、展覽和出版愈來愈多,其藝術與人生觀的重要性亦日益彰顯,但至今鮮有集中談論丁氏書法的專著。丁氏雖不以書法家自居,但書法卻是其藝術世界的核心。他憑藉悟性及自學精神,融匯中西藝術風格,開創別樹一幟的個人風格,為人稱道。書法更是熔鑄各家,自立面目,該書是探討丁氏藝術不可或缺的第一本專著,填補相關研究的空白。《丁衍庸書法》由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藝術系、文物館、藝術系系友會聯合出版,並獲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書籍將於中大文物館及香港書展有售。
請於此連結下載展覽的相關圖片︰bit.ly/44FU59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