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

中大創業者聯盟Happy Hour創業訪談系列「三角動力,三贏共創:如何走進中大的產學研新模式」

分享
列印
日期:

2025年9月5日

時間:

下午5:30至7:00 (5pm 開始招待)

地點:

中大創博館UGA (博文苑,港鐵大學站A出口步行兩分鐘)

講者:

陳君賜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協理副校長(知識轉移)及徐仲鍈教授,香港中文大學知識轉移事務處處長

查詢:

電郵: innoport@cuhk.edu.hk

活動概覽:

香港正處於創科發展的關鍵時刻,政府投入超過300億元推動創新科技發展,而香港中文大學在科研轉化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本次講座很榮幸邀得中大協理副校長(知識轉移)陳君賜教授及中大知識轉移處事務處處長徐仲鍈教授,兩位講者將結合自身在產學研協作、知識轉移及創業推廣方面的豐富實踐,從專利佈局到國際市場化、由灣區融合到新興科技投資,為參與者帶來最前沿的洞見。

 

在這場講座中,將深入探討跨領域合作的創新模式,並解析知識產權管理在現今創科環境中的重要角色。活動不僅有助於加強校友與行業間的聯繫,更開啟與中大創業生態圈深度互動的機會,歡迎有志於創科及知識成果轉化的朋友一同把握契機,共同探索產學研協作的無限可能。

日期|2025年9月5日 (星期五)

時間|下午5:30至7:00 (5pm 開始招待)

地點|中大創博館UGA (博文苑,港鐵大學站A出口步行兩分鐘)

語言|廣東話

講座摘要:

講者|

陳君賜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協理副校長(知識轉移)

陳教授 於2025年4月獲委任為協理副校長(知識轉移)。陳教授在香港大學取得內外全科醫學士學位,在中大化學病理學系取得博士學位,師承盧煜明教授。陳教授專注研發基於循環DNA分析的創新診斷測試。他的發明廣為醫療界應用,涵蓋無創產前檢測、癌症診斷、器官移植及自身免疫疾病監測。在學術領域以外,陳教授是一位經驗豐富的企業家。他與盧煜明教授及趙慧君教授共同創辦多間生物科技公司,包括思為諾(Cirina)。該公司後來與GRAIL合併,並最終被因美納(Illumina)以超過80億美元收購。陳教授持續推動科學創新與實際應用的結合,對全球醫療健康產生深遠影響。

 

徐仲鍈教授,香港中文大學知識轉移事務處處長

徐教授於加拿大修讀精算及統計學,後在美國匹茲堡大學攻讀生物統計學博士,並於2001年加入香港中文大學。徐教授是典型的「學者兼創業家」,他於2015年與團隊成立「康訊生物分析有限公司」,將「全自動視網膜圖像分析(ARIA)電腦程式」推向市場。這項技術通過分析眼底血管狀況來評估心血管疾病風險,已在美國、中國內地和台灣地區成功取得專利。作為知識轉移事務處處長,他積極推動中大的「敢創」文化,帶領團隊推動科研產業化。

 

主持 |

黃雅麗 女士,香港中文大學校友、初創公關顧問公司創辦人

黃雅麗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新聞及傳播學院,曾任《香港經濟日報》副主筆、香港無線科技商會執行總監。 任職傳媒期間初探香港科網創業圈子,於報章及博客發表文章,深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