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2010年10月18日

中大聯合書院「到訪傑出學人」郭保山教授及杜爾琦教授主持心理學講座分析措辭對社會政策的影響及移民問題歡迎公眾報名參加

2010年10月18日
分享
列印

郭保山教授

杜爾琦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聯合書院2010至2011年「到訪傑出學人」為美國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心理學榮休講座教授郭保山教授(Prof. Sam Glucksberg)及紐約市立大學(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研究生中心心理學榮休傑出講座教授杜爾琦教授(Prof. Kay Deaux),夫婦二人於10月15日至30日到訪香港,期間將於中大主持兩場公開講座,講座提要請參閱附件。歡迎各界人士踴躍出席,請致電2609-7455留座。講座將以英語進行。 

郭保山教授和杜爾琦教授堪稱為心理學界的長青樹。郭保山教授於1960年在紐約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後,隨即加入美國人類工程實驗室擔任研究心理學家。他在1963年獲普林斯頓大學禮聘執教,七年後晉升教授,並於1974至80年間出任心理學系系主任。郭保山教授在心理學界貢獻良多,歷任美國心理學會實驗心理學分組(Division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主席、《Psychological Science》及《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等著名學術期刊編輯。除了研究成就突出之外,他在教學方面亦同樣出色,其心理學概論是普林斯頓大學最受學生歡迎的課程之一,他並聯同學系其他老師合撰教材,影響至廣。

 杜爾琦教授於1967年獲美國德州大學(University of Texas)社會科學博士銜,並於著名學府出任教授,包括萊特州立大學(Wright State University)、普渡大學(Purdue University)及紐約市立大學研究生中心等。她是社會心理學權威,在性別(gender)及移居(immigration)兩項研究中有開創性發現。隨著全球化年代的降臨,移居變成重要的研究課題,了解移民各方面的心理經歷有著深遠的意義,尤其是有關政策的制訂。杜爾琦教授的研究獲羅素睿智基金會(Russell Sage Foundation)贊助及出版,該基金會是資助美國有關社會科學研究的主要機構。她的事業亦體現在心理科學學會(Association for Psychological Science; 前稱美國心理學會)的工作,包括於1993至96年擔任理事及1997至98年出任會長;該會為推動以科學方法從事心理學研究的重要學術機構。

 兩場公開講座的詳情如下:

 杜爾琦教授:移民的寫照:轉變的地方及臉孔

To Be an Immigrant: Changing Places and Faces

10月21日(星期四)下午4時30分

地點:中大校園西部綜合教學大樓6號演講廳

郭保山教授:道德風險與媒體風險:隱喻如何塑造思想及社會政策

Moral Hazards and Media Hazards: How Metaphors Shape Thought and Social Policy

10月26日(星期二)下午4時30分

地點:中大校園西部綜合教學大樓6號演講廳

講座提要

移民的寫照:轉變的地方及臉孔To Be an Immigrant: Changing Places and Faces

 移民是一項重要的國際社會問題。它改變許多國家的人口結構,亦同時為移民輸入及輸出國的政府和市民帶來挑戰。近年的心理研究通過了解移民者的親身體驗去探討移民為他們帶來了甚麼境況。背後重要的心理過程包括:他們認為自己歸屬於哪個種族和國家、他們以哪個比較群組來衡量自己的社會地位、歧視如何影響他們對發展機會和被社會所接納的看法,以及他們如何決定跟哪些群組合作來改善自己所屬群組的生活。不同的移民種族背後的心理歷程都有差別,而這些差別又對於移民者個人和所屬群組皆有影響。值得留意的一點,是這些影響並不會在第二代移民(即在移居地出生的下一代)中消失。不論是對於移民者還是本土居民,如何解決這些問題都對於社會的未來發展舉足輕重。

 道德風險與媒體風險:隱喻如何塑造思想及社會政策Moral Hazards and Media Hazards: How Metaphors Shape Thought and Social Policy

 所有語言皆有不同方法去描述同一事物,例如經濟衰退可以描繪為經濟混亂或經濟崩潰。採用不同的隱喻會對政策決定有深遠影響:混亂可以清理,但經濟崩潰則需要更激烈的方法來應付。這般的隱喻運用可引伸至「道德風險」問題:人們或機構可能會利用保險取得不公平的利益,例如一名店主可能會燒毀自己的店舖來索取火險賠償。

最近,這種隱喻亦適用於形容一些大型金融機構的狀況。這些機構的管理層知道政府不會輕易讓它們倒閉,所以從事高風險的活動。受這個隱喻所影響,普羅大眾或許會不自覺地對保護這些機構免於倒閉的政策感到不滿。這個隱喻也會影響我們對救市措施的看法:究竟這些措施是拯救金融機構的政策,還是性質上較為中立的刺激經濟計劃?這個「道德風險」的隱喻可令人傾向認為這是保護金融機構的措施。所以,措辭對我們如何衡量和判斷政策都有莫大的影響。這種隱喻在日常生活——包括傳媒——中亦常常出現,它們可以歪曲及塑造公眾對社會及經濟問題的看法。故此當我們選取隱喻去描述事物時,可能會不經意地造成了一個「傳媒風險」的問題。



郭保山教授

郭保山教授

 

杜爾琦教授

杜爾琦教授

 

 

下載所有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