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2008年1月13日

中大研究本港婦女糖尿病患的情況

2008年1月13日
分享
列印

何陳雪鸚教授(右)和劉兆敏小姐手持於新研究計劃使用的營養蛋白粉

糖尿病是本港主要的慢性疾病,估計全港約有七十萬名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有隱形殺手之稱,初期多無特別症狀,但可引致多種嚴重的併發症,包括失明、截肢、心血管病變及末期腎衰竭。因此,於糖尿病前期或早期階段,及早發現和積極預防是遏止病情轉變和預防併發症最有效的措施。

糖尿病前期是糖尿病的必經階段,是指患者出現空腹血糖異常(IFG,空腹血糖值5.6~7.0mmol/l)及/或葡萄糖耐量異常(IGT,餐後2小時血糖值7.8~11.0mmol/l),患者的血糖值雖未達到診斷為糖尿病的標準,但卻高於正常。大量證據顯示葡萄糖耐量異常和空腹血糖異常人士不僅是患糖尿病的高危一族,而且患心血管病的機會亦較高。

女性步入更年期之後,體內荷爾蒙分泌會急劇下降,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風險。最近的研究顯示,在45至64歲及65歲以上的的香港女性中,分別有8%和18.9%的婦女患有不同程度的糖耐量受損或空腹血糖異常。而且,隨著年齡的增加,發病風險亦明顯增加。國際糖尿病聯合會(IDF)預測,到2025年,香港將會成為全球十個糖耐量受損(IGT)患病率最高的城市之一。

香港中文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婦女健康促進及研究中心(下稱婦女健康促進及研究中心)在社區隨機抽樣508名絕經後女性進行了三年的追蹤研究,發現一成以上的絕經後女性罹患糖尿病,空腹血糖受損的發生率達到12.1%。當中,有近10%血糖正常的絕經後女性在3年後轉變為前期糖尿病,原本處於糖尿病前期的女性也有近10%在3年後轉變為糖尿病。患者在三年中都有顯著的體重或腰圍增長、或體力活動明顯減少,顯示肥胖和缺乏運動可能是導致前期和早期糖尿病發生的主要危險因素。

年老、肥胖、家族遺傳、缺乏運動、胰島素敏感性降低、高血壓、高血脂等均是導致糖尿病的高危因素,也是前期糖尿病轉化為糖尿病的主要危險因素。婦女健康促進及研究中心在是次研究顯示,四成三的絕經後婦女超重或肥胖(BMI≥23),近三成的絕經後女性患有高血壓,超過七成和近一半的女性膽固醇和三酸甘油脂偏高,近一半的女性缺乏足夠的運動,半數以上女性同時具備最少兩個糖尿病危險因素。由此可見,相當一部分的絕經後女性存在發展為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她們是未來發生糖尿病的高度危險人群。因此,必須採取積極有效的預防措施。

飲食治療是預防糖尿病的有效方法之一,已有研究表示,注重優質蛋白質、低脂肪、低血糖生成指數的膳食模式有助於控制體重和穩定血糖。改善血糖調節,不但可預防糖尿病引發的腎臟損害,更可改善血脂的狀況,以及減低骨質的流失。動物試驗和人群研究亦顯示,飲食中添加大豆蛋白和大豆異黃酮有助提高胰島素的敏感性,大豆異黃酮是一種植物雌激素,在結構上類似人體雌激素,在人體內可仿效雌激素的部分作用,但沒有雌激素的副作用。

婦女健康促進及研究中心正展開一項為期6個月的研究計劃,驗證服用營養蛋白粉(主要成分為大豆蛋白或牛奶蛋白,以及大豆異黃酮)對促進婦女健康的作用。研究計劃由本中心總監何陳雪鸚講座教授主持。該研究將給予中年婦女服用半年上述所提及的營養蛋白粉,每天約25g,然後觀察此補充劑對改善中年婦女血糖、血脂等方面的作用。

中大誠邀年齡介乎50-70歲、已停經一年以上,願意服用上述營養補充劑最少半年和接受抽血檢查的婦女參加健康促進研究計劃,血糖偏高者或已診斷為糖尿病但未服用藥物治療者將獲優先處理。參加者不但可以得到免費提供為期最少半年的營養蛋白粉,並且獲得在服用前和服用後的第3和6個月免費檢查血糖及血脂的機會。由於資源有限,我們只能邀請部分符合條件的女士參加,名額有限,額滿即止。有意參加的人士,請於辦公時間致電22528798劉姑娘聯絡及查詢,或於網上下載登記表格,傳真或郵寄至本中心。

關心婦女健康乃是我們共同的心願,市民的支持和參與不僅為本港婦女提供寶貴的健康促進評估資料,亦有助於亞洲地區相關的研究,為改善華裔女性的健康作出貢獻。

查詢請聯絡:
香港中文大學公共衞生學院婦女健康促進及研究中心
研究聯絡人:劉兆敏姑娘
聯絡電話:2252 8798/2252 8743傳真:2602 4360
網址:http://www.cuhk.edu.hk/crpwh/
郵寄地址: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公共衛生學院4樓



何陳雪鸚教授(右)和劉兆敏小姐手持於新研究計劃使用的營養蛋白粉

何陳雪鸚教授(右)和劉兆敏小姐手持於新研究計劃使用的營養蛋白粉

 

下載所有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