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2007年11月30日

市民對愛滋病感染者及其他弱勢社群的排斥性研究

2007年11月30日
分享
列印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公共衞生學院流行病學及生物統計學中心於2004年成功訪問了2,008名18-50歲的本港華裔市民(男女各1,004名),以了解香港市民對愛滋病感染者及其他相關社群人士的看法。調查以電話訪問形式進行,成功訪問率大概為53%。研究結果將會在AIDS Care國際期刋中發表。

大約有一半受訪者均帶有最少一種歧視態度,如應該禁止愛滋病感染者繼續讀書或上班、愛滋病感染者應搬離家庭,與家人分開居住、避免接觸染上愛滋病病毒的朋友,以及反對在居所附近建設供愛滋病人使用的服務設施。此外,約74%的市民認為大部分愛滋病帶菌者都是濫交的人,亦有接近四分之一(22.3%)的市民認為愛滋病帶菌者感染愛滋病是咎由自取的。該研究的負責人劉德輝教授表示,市民對愛滋病帶菌者仍帶有相當的歧視態度,這對愛滋病感染者本身及預防愛滋病的工作都帶來困難。

劉教授表示,市民普遍對一些弱勢社群都帶有歧視態度,以下是部分帶有歧視性的看法:

 

男同性戀者

女性性工作者

嫖客

不能接受他們做朋友

40.4%

54.8%

60.8%

他們的行為是病態的

47.7%

22.8%

45.6%

應立例禁止他們的相關行為

34.3%

54.3%

58.1%

他們是不道德的

42.0%

55.5%

43.7%

劉教授再指出,社會人士對與愛滋病相關的弱勢社群的排斥性,與對愛滋病病人的歧視態度,是有密切關係的。例如,對男同志排斥性高(即綜合分數高)的市民當中有33.6%認為愛滋病帶菌者是咎由自取;而對男同性戀者排斥性低(即綜合分數低)的市民中,則只有17%有這種想法。一般而言,對男同性戀者、性工作者及嫖客等弱勢社群帶有排斥性的市民與其他市民相比,他們對愛滋病帶菌者持歧視態度的可能性會高出2-3倍。

劉教授認為市民對各種弱勢社群的歧視其實是來自同一根源。市民對男同性戀者及性工作者的歧視,亦會加強了他們對愛滋病帶菌者的歧視。所以要解決對愛滋病患者的歧視問題,便要廣泛地從社會整體對其他弱勢社群的歧視入手,否則便不能根治問題。現在一些組織如關懷愛滋等,將會在來年推行一些大規模的活動,以促使香港市民接納愛滋病患者。中大亦會與關懷愛滋合作,評估他們於2008年的活動成效。

現時香港已有超過3,500名愛滋病帶菌者,平均每天至少有一人感染愛滋病。然而,幾乎沒有任何受感染者願意公開自己的身份。香港市民應接納愛滋病帶菌者也是香港的一份子,讓他們正常生活,否則他們只能繼續成為隱蔽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