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2018年3月14日

中大舉辦第七屆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者講座系列三位頂尖學者分享真知灼見歡迎公眾網上報名參加

2018年3月14日
分享
列印

第七屆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者講座系列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學部委員李培林教授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吳要武教授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研究員方梅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再度舉行「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者訪校計劃暨學者講座系列」,邀請中國社會科學院(社科院)不同領域的學者到訪中大,加強兩地的交流,提高學術水準。今年到訪的學者包括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學部委員李培林教授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吳要武教授語言研究所研究員方梅教授。他們將於3月20日起一連四天到訪中大相關學系及研究所,探討社會學、人口與勞動經濟及語言學領域的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互相交流學術意見,促進更深入的合作;並於3月21日舉行的「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者講座系列」擔任主講嘉賓,分享研究心得。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者講座系列」詳情如下: 

日期:2018年3月21日(星期三)

時間

講者

講題

主持人

地點

早上10時至11時

李培林教授

消費和中國發展的新階段

中大副校長張妙清教授

中大行政樓祖堯堂

下午4時至5時30分

吳要武教授

信號還是人力資本:來自中國學制改革的證據

中大教育行政與政策學系歐冬舒教授

中大崇基書院謝昭杰室

下午4時30分至6時

方梅教授

敘述語境與漢語篇章連接成分的浮現

中大語言學及現代語言系系主任潘海華教授

中大梁銶琚樓101室

李培林教授以「消費和中國發展的新階段」為題,分析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階段,發展的動力、約束條件及發展方式的深刻變化,探討消費對於經濟發展和生活改善的重要意義。 

吳要武教授講題為「信號還是人力資本:來自中國學制改革的證據」,以中國學制改革構建一個自然實驗框架,探討人力資本與信號理論的爭論:教育究竟是能提高生產率從而提高被調查者收入的人力資本,還是一個與生產率無關的信號? 

方梅教授以「敘述語境與漢語篇章連接成分的浮現」為題,講述篇章連接成分的類別,探討漢語敘事語篇的講述傳統在語法演變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中國社院學者訪校計劃暨講座系列」

社科院是中國社會科學研究的最高學術機構和綜合研究中心。為建構中港兩地社會科學領域精英合作交流的平台,中大於2012年開始與社科院共同舉辦「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者訪校計劃暨講座系列」,每年邀請三位社科院知名學者訪問中大,就社科院屬下的研究課題與中大師生進行研討,以進一步加強中大與社科院之間的交流,提高學術及研究水準。 

講座系列將以普通話進行,歡迎公眾參加。網上報名及詳情請瀏覽講座系列網站http://www.cuhk.edu.hk/oalc/cass_2018/ 



第七屆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者講座系列

第七屆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者講座系列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學部委員李培林教授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學部委員李培林教授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吳要武教授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吳要武教授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研究員方梅教授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研究員方梅教授

 

下載所有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