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2017年1月9日

中大研究人員獲頒六項國家科學技術獎

2017年1月9日
分享
列印

中大研究人員獲頒六項國家科學技術獎

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得獎團隊(左起):中大麻醉及深切治療學系和消化疾病研究所研究助理教授胡嘉麒教授、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于君教授、中大校長兼莫慶堯醫學講座教授沈祖堯教授、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教授,以及外科學系教授吳兆文教授。

中大醫學院助理院長(研究)兼卓敏生物醫學講座教授藍輝耀教授獲頒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由中大校長兼莫慶堯醫學講座教授沈祖堯教授領導的科研團隊憑大腸癌研究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201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今天(1月9日)於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共獲頒六個獎項,包括一項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一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三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以及首次獲得的創新團隊獎。

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大腸癌發生分子機制、早期預警、防治研究

由中大校長兼莫慶堯醫學講座教授沈祖堯教授、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于君教授、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教授、麻醉及深切治療學系和消化疾病研究所助理教授胡嘉麒博士,以及外科學系教授吳兆文教授組成的研究團隊,憑「大腸癌發生分子機制、早期預警、防治研究」獲頒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大腸癌是最常見惡性腫瘤之一。研究團隊在沈祖堯教授帶領下,對大腸癌發病狀況、早期篩查、分子機制、診斷標誌物等進行了深入及有系統性的研究,歷時十五年。該項目取得一系列重要突破,包括:牽頭領導亞太區大腸癌篩查、闡明大腸癌高發率和高危因素、制定篩查指南;在國際上首次闡明華人大腸癌基因組突變圖譜、發現新的融合基因及高頻突變基因、對大腸癌發生和發展過程中的表觀遺傳修飾和信號通路進行了多層次的系統研究、揭示了新的大腸癌發生表觀遺傳學機制;在國際上首次揭示多種大腸癌無創診斷標誌物,建立大腸癌無創診斷新平台。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創新團隊)–消化系腫瘤研究創新團隊

沈祖堯教授于君教授和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研究助理教授梁巧儀博士,與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組成的消化系腫瘤研究創新團隊,亦在是次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中獲頒國家科技進步獎(創新團隊)。基於兩所院校的長期緊密合作,沈祖堯教授領導的實驗室於2013年獲國家科技部批准,作為第四軍醫大學腫瘤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夥伴實驗室,在香港成立消化疾病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隨後雙方每年定期舉辦國家重點實驗室聯合會議,通過學術討論和交流,進一步加強雙方的研究合作。國家科技進步獎(創新團隊)便是對雙方團隊二十多年來就消化系統腫瘤關鍵標靶分子的機制和應用研發合作成果的高度肯定和鼓勵。

消化系統腫瘤是中國最高發病率的腫瘤。合作團隊堅持將基礎研究與臨床問題緊密結合並各展所長,創立了胃癌早診預警系統,提出了早期癌症預防、篩查及治療的序貫策略,建立了消化系腫瘤靶向及微創治療新方法。合作團隊也開展了消化系腫瘤高危人群的早期癌症篩查工作,為提升消化系腫瘤的防控能力積累了寶貴經驗。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IgA腎病中西醫結合證治規律與診療關鍵技術的創研及應用

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腎臟科司徒卓俊教授參與的「IgA腎病中西醫結合證治規律與診療關鍵技術的創研及應用」獲頒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免疫球蛋白A(IgA)腎病是世界上最常見的原發性腎小球腎炎,亦是導致末期腎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在香港,有12%透析病人患有IgA腎病。最近一項研究發現,即使在開始透析之前,IgA腎病患者的死亡率也比普通人高。司徒卓俊教授在該項目中的主要貢獻在於IgA腎病病情評估與臨床治療。他評估了臨床表現輕微與單純血尿型 IgA 腎病的臨床預後特點,發現尿液中多種 mRNA與miRNA 表達變化與 IgA腎病病情及進展相關,並驗證其作為生物標誌物的可行性,為進一步完善IgA腎病中西醫結合精準評估提供重要證據。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基於磁共振成像的多模態分子影像與功能影像的研究與應用

影像及介入放射學系副教授王毅翔教授參與的「基於磁共振成像的多模態分子影像與功能影像的研究與應用」獲頒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該項目以磁共振多模分子和功能影像關鍵技術為切入點,針對傳統探針的限制,應用新生物材料、新設計和新方法,成功研製具高敏感性、特異性和穩定性的分子探針,能進行幹細胞標記和體內追蹤,並應用於腫瘤及動脈粥樣硬化中,將影像診斷和靶向治療結合,實現可視化的精準靶向治療。同時,該研究團隊開發了磁共振功能影像關鍵技術,構建了功能影像的全球共享大數據庫,利用大數據分析,提出功能影像臨床轉化新方案,應用於多種腦疾病的臨床研究中。有關項目探索相關疾病的發病機制、神經影像與生物學標記,建立合理的快速預測模型。這些研究為影像指導腦疾病早期精準診治開拓新途徑。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慢性腎臟病進展的機制和臨床防治

醫學院助理院長(研究)、卓敏生物醫學講座教授藍輝耀教授參與的「慢性腎臟病進展的機制和臨床防治」獲頒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以獎勵中大與數間內地院校就慢性腎病的新分子及遺傳機制開發新治療方法的合作研究成果。藍輝耀教授的團隊發現TGF-beta/Smad信號蛋白是腎臟纖維化的關鍵因素,生物分子(Smad7)和某些微小RNA(miRNAs)及長鏈非編碼RNA(lncRNAs)是Smad3的特異性靶基因。研究團隊應用中醫藥及超聲微泡基因治療技術把特異性靶基因轉染至腎臟細胞,可下調TGF-b/Smad3 的信號通路活性,從而抑制腎臟纖維化。這些重要發現已在大量慢性腎病動物模型中得以證實,可為慢性腎病的臨床治療提供科學根據。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視網膜疾病基因致病機制研究及防治應用推廣

中大何善衡視覺科學講座教授、眼科及視覺科學講座教授彭智培教授參與的「視網膜疾病基因致病機制研究及防治應用推廣」獲頒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該項目針對兩類最主要的視網膜疾病:老年黃斑變性(AMD)和小兒視網膜病變(PRD)。研究團隊發現了有關疾病的新疾病基因並闡明其致病機制,建立視網膜疾病基因檢測診斷和防治體系。核心成果包括:1) 鑒定AMD主效基因,發現HTRA1是華人AMD最重要的基因;闡明AMD發病機制,為AMD治療提供了新思路。該成果被Science評選為「2006年度十大科技突破」。2) 建立適合華人的「AMD風險基因預測和防治體系」,降低AMD發病率,提高療效。3) 建立大數據分析平台,發現PRD新的致病基因,拓展了視網膜疾病致病基因和突變譜資料庫。4) 研製「PRD基因診斷晶片」,實現PRD的精確診斷並指導治療。5) 率先開展PRD產前診斷和遺傳諮詢。傳統出生缺陷篩查方法無法在產前檢出嬰兒是否患上PRD,而PRD產前診斷則採用自主研製的基因診斷晶片,率先開展PRD產前診斷,並已在內地十個省市13所眼科中心提供服務,有七萬餘人直接受惠。



中大研究人員獲頒六項國家科學技術獎

中大研究人員獲頒六項國家科學技術獎

 

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得獎團隊(左起):中大麻醉及深切治療學系和消化疾病研究所研究助理教授胡嘉麒教授、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于君教授、中大校長兼莫慶堯醫學講座教授沈祖堯教授、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教授,以及外科學系教授吳兆文教授。

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得獎團隊(左起):中大麻醉及深切治療學系和消化疾病研究所研究助理教授胡嘉麒教授、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于君教授、中大校長兼莫慶堯醫學講座教授沈祖堯教授、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教授,以及外科學系教授吳兆文教授。

 

中大醫學院助理院長(研究)兼卓敏生物醫學講座教授藍輝耀教授獲頒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中大醫學院助理院長(研究)兼卓敏生物醫學講座教授藍輝耀教授獲頒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由中大校長兼莫慶堯醫學講座教授沈祖堯教授領導的科研團隊憑大腸癌研究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由中大校長兼莫慶堯醫學講座教授沈祖堯教授領導的科研團隊憑大腸癌研究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下載所有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