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2011年9月5日

中大推出I‧CARE博群計劃推動學生貢獻社群 促進全人發展

2011年9月5日
分享
列印

中大校長沈祖堯教授(右二)、社會工作學系系主任馬麗莊教授(左二)、社會學系副教授陳健民教授(左一)及政治與行政學系助理教授周保松教授(右一)準備揭開I‧CARE博群計劃的口號「博思明志、群育新民」,正式啟動計劃。

中大社會及公民參與督導委員會一眾成員與同學代表在主持啟動儀式後合照。

中大社會及公民參與督導委員會成員與參加I‧CARE博群計劃的學生合照。

沈祖堯校長致辭。

馬麗莊教授介紹社會服務計劃。

周保松教授介紹博群大講堂。

陳健民教授介紹如何推廣社企及企業社會責任。

中大學生到內地偏遠貧困及易受災少數民族地區進行健康教育。

來自本地、內地及海外的中大生透過CLOVER計劃攜手服務弱勢社群,包括南亞裔家庭。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一直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本港、內地及世界各地的社會及公民服務,致力促進學生全人發展。為此,中大特成立I‧CARE博群計劃,培育學生的公民責任感及貢獻社會的心志,使他們在投身社會後仍繼續關心社會需要,運用其專業知識於社會及公民服務上。大學正積極籌募港幣一億元基金以支持計劃的實行,促進學生的個人成長,並為社會締造更多有抱負及樂意付出的青年精英。 

中大校長沈祖堯教授表示:「中大作為一所綜合大學,一向致力為學生在課程內外提供多元的學習體驗,加強教學質素。我們深信學生在服務社會及弱勢社群時,可對人文價值有更深感悟,會更加敏於體察別人需要,以及懂得欣賞不同文化。I‧CARE博群計劃並非只着眼於揀選一小撮學生參加幾項矚目的巨型項目,其精神是培養學生的人文關懷,幫助他們建立對社會問題的認知,為其個人成長及社會帶來長遠益處。」他又衷心感激多位在環保界、社會服務界及教育界的資深領袖擔任I‧CARE博群計劃的顧問,提供寶貴的意見及指導。 

I‧CARE博群計劃的口號為「博思明志,群育新民」,「I‧CARE」中五個英文字母代表全人發展的五大元素,正是大學期望學生所擁有的特質: 

  • I       人格與德育(Integrity and Moral Development)
  • C     創意與知性(Creativity and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 A     生活藝術與美學(Appreciation of Life and Aesthetics Development)
  • R     人際關係與群育(Relationships and Social Development)
  • E     活力與身心健康(Energy & Wellness) 

I‧CARE博群計劃是一個全面而整合的計劃,支援學生廣泛參與各種社會及公民服務項目,分別為:社會服務計劃及學生主導的社會及公民研究;非牟利團體實習計劃;推廣社企及企業社會責任;博群大講堂、研討會及工作坊;以及促進學生精神健康計劃。 

首場「博群大講堂」將於10月4日舉行,邀得台灣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先生以「在水泥地上種花」為題主講。在本學期還有其他學者及文化界人士陸續主持多場公開論壇,包括梁文道、錢永祥、秦暉及梁曉燕等,他們將與學生及公眾探討動物權益、社會公義、當代中國的基本教育等課題。 

I‧CARE博群計劃將支持及鼓勵學生與各地的政府機構或志願組織攜手合作,自發組織和參與本港或貧困地區的可持續社會服務項目,改善民生。學生在參與服務前會接受訓練,了解各種社會問題,如貧窮、慢性疾病、家庭暴力等。計劃亦鼓勵學生透過研究,探討特定的社會問題或現象,並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 

實習體驗既可擴闊視野,亦有助個人成長及事業發展,向為學生所珍視。中大將擴展現有的海外實習計劃至更多發展中國家,如烏干達、肯亞、巴布亞新幾內亞等;並邀請更多非牟利團體成為合作夥伴,如樂施會、扶輪社、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以及本港政府的地區辦事處等。 

履行企業社會責任(CSR)是大學教育的一部分,有助培育愛護環境及對社會負責的公民。為此,大學制訂了一套符合可持續性和社會責任原則,應用於校園內的採購、招標和日常運作程序的指引,並在校園推廣社會企業。同時,大學亦會加強現有的「社企創業計劃」,幫助學生將具創意的商業意念轉化成富意義的社會企業計劃,並充分利用校內的創業研究中心及其他有關機構的專業知識,推動有關社會企業管理的研究及培訓。 

此外,中大將繼續發揚校園的關懷文化,透過各類型的計劃和活動,加強對學生的支援及關顧服務,促進他們的精神健康及全人發展。 

「社會及公民參與督導委員會」的顧問包括突破機構榮譽總幹事蔡元雲醫生、香港社會服務聯會行政總裁方敏生女士、香港社區組織協會主任何喜華先生、樂施會董事會主席盧子健博士、香港青年協會總幹事王鳴博士(詳見夾附之顧問名單)。有關I‧CARE博群計劃的最新資訊,請瀏覽網站:www.cuhk.edu.hk/icare

ICARE博群計劃的五大元素

I 人格與德育(Integrity and Moral Development)

培養學生的公民責任感,讓他們了解社會公義的真諦,建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C 創意與知性(Creativity and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激發學生的創意,讓他們學以致用,勇於嘗試解決社會問題。 

A 生活藝術與美學(Appreciation of Life and Aesthetics Development)

讓學生發掘人性的內在美,並透過自我反省,學會欣賞及珍惜生命與不同文化。 

R人際關係與群育(Relationships and Social Development)

幫助學生加強人際關係和溝通技巧,並提升團隊精神,培養學生對社會的歸屬感,共同建立一個祥和的社會。 

E活力與身心健康(Energy & Wellness)

學生在全情投入服務的過程中,與團隊及不同合作單位為共同目標努力,充分發揮年青人的幹勁,達致精神富足的境界。



中大校長沈祖堯教授(右二)、社會工作學系系主任馬麗莊教授(左二)、社會學系副教授陳健民教授(左一)及政治與行政學系助理教授周保松教授(右一)準備揭開I‧CARE博群計劃的口號「博思明志、群育新民」,正式啟動計劃。

中大校長沈祖堯教授(右二)、社會工作學系系主任馬麗莊教授(左二)、社會學系副教授陳健民教授(左一)及政治與行政學系助理教授周保松教授(右一)準備揭開I‧CARE博群計劃的口號「博思明志、群育新民」,正式啟動計劃。

 

中大社會及公民參與督導委員會一眾成員與同學代表在主持啟動儀式後合照。

中大社會及公民參與督導委員會一眾成員與同學代表在主持啟動儀式後合照。

 

中大社會及公民參與督導委員會成員與參加I‧CARE博群計劃的學生合照。

中大社會及公民參與督導委員會成員與參加I‧CARE博群計劃的學生合照。

 

沈祖堯校長致辭。

沈祖堯校長致辭。

 

馬麗莊教授介紹社會服務計劃。

馬麗莊教授介紹社會服務計劃。

 

周保松教授介紹博群大講堂。

周保松教授介紹博群大講堂。

 

陳健民教授介紹如何推廣社企及企業社會責任。

陳健民教授介紹如何推廣社企及企業社會責任。

 

 

中大學生到內地偏遠貧困及易受災少數民族地區進行健康教育。

中大學生到內地偏遠貧困及易受災少數民族地區進行健康教育。

 

 

來自本地、內地及海外的中大生透過CLOVER計劃攜手服務弱勢社群,包括南亞裔家庭。

來自本地、內地及海外的中大生透過CLOVER計劃攜手服務弱勢社群,包括南亞裔家庭。

 

下載所有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