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2021年10月18日

中大於科技展覽展出30項科研項目
重點項目:全自動視網膜圖像分析糖尿病風險評估及便攜式高靈敏甲醛快速檢測儀

2021年10月18日
分享
列印

(右起)中大工程學院副院長(外務)黃錦輝教授、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教授徐仲鍈教授,以及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副教授任偉教授。

徐仲鍈教授(左)與任偉教授。任教授手上為甲醛快速檢測儀的3D打印長光程氣體吸收池。

任偉教授團隊研發的甲醛激光傳感器原型機。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致力將科研成果轉移至社會及業界以促進創新,透過參與本地科技展覽,積極向大眾推廣大學的最新研究成果,並與業界保持連繫,鼓勵相互交流與合作。今年10月,中大將參與本地三個大型科技展覽,包括10月23日至31日於香港科學園舉行的「創新科技嘉年華2021」,以及同時由10月27日至30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的「國際資訊科技博覽」與「香港國際醫療及保健展2021」,合共展出逾30項最新科研項目,包括有助早期評估未確診糖尿病患病風險的「全自動視網膜圖像分析(ARIA)技術」,以及「便攜式高靈敏甲醛快速檢測儀」。

全自動視網膜圖像分析(ARIA)技術
有助早期評估未確診糖尿病患病風險

中大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臨床研究及生物統計中心主任徐仲鍈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成功研發了一項方便、無創及無痛的「全自動視網膜圖像分析(ARIA)技術」,只需分析視網膜圖像(俗稱「眼底相」)便可快速評估糖尿病風險。透過為大眾提供一種方便準確的糖尿病風險評估方法,提醒社區中的糖尿病高危人士及早採取預防措施。此項研究已在歐洲糖尿病研究協會(EASD)第57屆年會上發表。ARIA技術目前被用作一項社區風險評估工具,用來推廣健康生活和預防疾病,包括中風和認知障礙等不同慢性病風險。

ARIA技術採用了基於機器學習的評估方法來檢測視網膜圖像。研究團隊分析了2,221個個案,總結得出此創新方法的靈敏度達92%,識別能力達96.2%,整體準確度達94.4%,可以成為一種篩查糖尿病風險的有效評估工具。

這個方法已採用了兩組獨立的數據進行測試,一組為1,394個香港個案,包括734位來自社區的對照對象,以及660位糖尿病患者。測試結果顯示此評估方法的靈敏度達99.5%,識別能力達91.1%。研究團隊亦利用英國合作夥伴所提供的1,682位糖尿病患者的視網膜圖像進行驗證,顯示其靈敏度達98.0%。這些結果表明,ARIA糖尿病風險檢測技術在亞洲人和白種人中皆能發揮作用。

徐仲鍈教授表示:「我們的眼睛蘊含了有關自身健康的重要線索和信息,我們需要的是能將其解讀的正確技術。」

實現社會效益的知識轉移
徐教授致力於ARIA的研究已逾十年,這項技術已成功應用於評估使用者的中風風險(ARIA-stroke)和腦白質病變風險(ARIA-WMH),後者為認知障礙症的早期風險因素。研究團隊現時正研發ARIA技術用於檢測其他疾病的風險,包括精神健康疾病、貧血、自閉症(驗證研究-2-6歲)、冠心病和糖尿病腎病等。徐教授預期ARIA技術將成為一項被普遍應用及標準的患病風險評估工具,能促進疾病預防,並將研究結果轉化為實際應用,為社會有帶來重大影響。

便攜式高靈敏甲醛快速檢測儀
五大優勢:靈敏度高、準確度高、無需校準、不受干擾、極速出結果

甲醛是無色無味的致癌物質,高濃度時具有強刺激性。自然界可以找到微量的甲醛,但室內氣體中的甲醛主要來自建築材料和家具,它們可持續釋放甲醛長達3年至15年,堪稱「隱形殺手」。因此,不少人會在室內裝修後為住宅、辦公室等檢測及清除甲醛。世界衞生組織(WHO)建議室內甲醛濃度標準不應超過80 ppb,否則會對人體有害。現時市面上的手提式甲醛檢測儀器通常採用電化學原理,一般需要在甲醛濃度高於300 ppb的環境下才能有效檢測,而且使用前需時校準,亦容易受到其他氣體干擾,令準確度下降。而較大型的氣相色譜、質譜等科學分析儀器則需要採樣及預處理,動輒數小時才能得出結果,未能做到實時原地檢測。

中大機械與自動化工程系副教授任偉教授團隊最新研發的一種新型低成本、手提式的甲醛檢測裝置。它採用多次反射增強的波長調制吸收光譜技術,以紅外激光吸收氣體傳感器,能準確快速地測量出甲醛濃度,靈敏度達ppb級。這部傳感器無需校準,開機即用,最低可探測0.6 ppb甲醛濃度,1秒之內便可得出測量結果,而且測量結果不受環境中其他氣體干擾,準確度非常高,能滿足香港特區政府設定的室內空氣質量目標的甲醛限值。它採用鋰電池供電,方便攜帶,可以隨時隨地持續進行探測。由於不涉及化學材料的消耗,這部傳感器較電化學原理的檢測儀更耐用,穩定性也更高。

任教授的研究團隊亦積極研發以光學傳感器探測不同氣體,通過更換傳感器內的激光芯片發出不同的激光,便可透過氣體波長識別出特定的氣體。團隊正研究同時檢測5種有害氣體,例如一氧化碳、氮氧化物(NO及NO2),氨和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此傳感器可應用於醫院及家居等室內空氣監測、高端實驗儀器及工業安全檢測設備等。任偉教授表示:「我們的傳感器可以由3D打印的零件組成,令它的體積更小,成本更低,結構亦可以更穩固。我們預計這部傳感器可於半年至一年後推出市場,在大量生產後將與市面上的手提式甲醛檢測器價錢相若。」

中大於「創新科技嘉年華2021」展出13個科研項目

中大將於10月23日至31日參加由創新科技署主辦、於香港科學園舉行的「創新科技嘉年華2021」展覽。歡迎各界人士親臨中大展位,認識「便攜式高靈敏甲醛快速檢測儀」,並了解中大其餘12項創新科研項目。今年中大展位更首次建立網上展覽及線上線下互動遊戲平台,參觀者可以透過親臨實體展覽及參加線上線下遊戲活動加深對展出項目的認識。中大將送出40份與科研有關的獎品予活動的得獎者,完成現場活動更可換領「智趣福袋」一個。

日期:2021年10月23至31日
時間:星期六及日 上午 10 時至下午6時
星期一至五 上午 10 時至下午5時
地點:沙田香港科學園
中大展位編號:D07 (香港科學園第三期一樓大展覽廳)
網上互動遊戲網址:https://innocarnival2021.cintec.cuhk.edu.hk/home.php
展覽網址:http://innocarnival.hk

中大於「國際資訊科技博覽」2021」展出11個科研項目

日期:2021年10月27至30日
時間:10月27至29日 (星期三至五) 上午10時至下午6時
10月30日 (星期六) 上午10時至下午5時
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1E展覽廳
中大攤位編號:1E-C08
展覽網址:https://event.hktdc.com/fair/ictexpo-tc

中大於「香港國際醫療及保健展2021」展出11個科研項目

日期:2021年10月27至30日
時間:10月27至29日 (星期三至五) 上午10時正至下午6時正
10月30日 (星期六) 上午10時正至下午5時正
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1C展覽廳
中大攤位編號:1C-D23
展覽網址:https://event.hktdc.com/fair/hkmedicalfair-tc

有關徐仲鍈教授

徐仲鍈教授是中大研究及知識轉移服務處處長、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教授/臨床研究及生物統計中心主任,以及中大深圳研究院臨床研究及生物統計實驗室主任。他並於中大腫瘤學系及統計學系擔任名譽教授。2006年至2020年,他曾任中大及醫管局新界東聯網臨床研究倫理委員會主席。徐教授於1987年從美國匹茲堡大學取得生物統計學博士學位,其後加入加拿大國家癌症研究所的臨床試驗中心任高級生物統計主任。1987年至2001年,他在加拿大皇后大學(Queen’s University Canada)的社區衞生及流行病學系和數學及統計系任教。他加入中大後,積極推動國際學術活動,仍然保留加拿大皇后大學的兼職教授銜。

徐教授對多中心臨床試驗興趣濃厚,包括統計方法、數據管理、新藥及醫療器材的研發。在科研上,他擅長生物統計,特別在臨床試驗設計學、生物信息學、生活質量問題、數據與安全監測和其他統計學問題等領域。他在使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進行大數據分析與機器學習,研發高效率的數據管理程序方面有豐富經驗。在臨床試驗設計上,既能達到學術上的目標也能滿足業界的要求。徐教授在建立醫院管理結構上,尤其在倫理委員會、國家藥物臨床試驗管理架構,以及質量管理上有豐富經驗且能達至國際水平。他也投入醫療器械的研發,例如「全自動視網膜分析系統」,也參與中大創業研究中心的工作。徐教授發表了超過250篇國際論文,曾參與商界的藥物研發當顧問和統籌數據及安全監測小組。

有關任偉教授

任偉教授2013年於美國史丹福大學取得博士學位,現為中大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副教授。他的研究旨在開發激光光譜和光學氣體傳感的新技術,並了解其基本原理。他的實驗室非常重視學術追求中的創業精神,並於最近成立了朗思科技有限公司,為環境保護和能源業界提供超靈敏的氣體傳感系統。任博士是Springer Journal Applied Physics B的聯合主編,光學學會高級會員,以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021)。



(右起)中大工程學院副院長(外務)黃錦輝教授、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教授徐仲鍈教授,以及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副教授任偉教授。

(右起)中大工程學院副院長(外務)黃錦輝教授、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教授徐仲鍈教授,以及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副教授任偉教授。

 

徐仲鍈教授(左)與任偉教授。任教授手上為甲醛快速檢測儀的3D打印長光程氣體吸收池。

徐仲鍈教授(左)與任偉教授。任教授手上為甲醛快速檢測儀的3D打印長光程氣體吸收池。

 

任偉教授團隊研發的甲醛激光傳感器原型機。

任偉教授團隊研發的甲醛激光傳感器原型機。

 

下載所有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