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2011年9月26日

世界知名現代舞蹈團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於中大開講為中大I‧CARE博群大講堂打響頭炮

2011年9月26日
分享
列印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將於10月4日舉行首場博群大講堂,邀得世界知名台灣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先生以「在水泥地上種花」為題主講。林先生是享負盛名的藝術家,自年青時已立定心志,實現創立首個華人現代舞團的夢想,三十八年來的艱苦經營,成就了今天享譽亞洲的雲門舞集。林先生將帶著他一輩子的修練,赴中大校園與師生分享他的藝術人生和家國情懷。 

「在水泥地上種花」與中大ICARE博群計劃

林懷民先生年青的時候,就已上下求索,立大志向,逆流而行,以一人之力,創辦雲門,攀上一座又一座藝術高峰。雲門草創初期,手空空無一物,林先生以在水泥地上種花的精神,帶領雲門成就一個又一個傳奇,去到今天已被譽為亞洲最佳的當代舞蹈團。林先生多年來一直堅持藝術與生活不分家,堅持每個公民都有欣賞和參與藝術的權利,帶領雲門演遍台灣大大小小鄉鎮,並在表演過程中,展現崇高的人文理念和優良的公民美德,感染啟迪無數觀眾,有力地推動台灣社會進步。 

林懷民先生在一次訪談中說過,「國家的崛起,首先應該是心靈的崛起。而心靈的崛起,則需要文化提供強大的精神力量。」林先生一生耕耘,都是在為建設更豐厚、更公正、更具人文關懷的文化而努力,亦正是中大為培育學生而推出的I‧CARE博群計劃所追求的理想。 

林懷民先生簡介

林懷民先生1947年出生於台灣嘉義望族。取名「懷民」,因為他父親希望他長大後關心社會,服務眾生。林懷民十四歲開始創作小說,大學填報志願時,父親幫他選了政治大學法律系,但他翌年即擅自轉到新聞系。林懷民1969年赴美進修,再次由新聞轉到文學,繼由文學轉到舞蹈,從此不離不棄,成為生命的全部。1973年林懷民回台創辦雲門舞集,這是台灣首個職業舞團,也是華人社會第一個當代舞團。 

三十八年來,雲門在舞台上獻演一百六十多齣舞作,而林懷民的代表作包括《白蛇傳》、《薪傳》、《紅樓夢》、《輓歌》、《九歌》、《流浪者之歌》、《水月》、「行草三部曲」(《行草》、《行草貳》、《狂草》)等,取材傳統文化,結合現代精神,以獨特藝術形式呈現,一次又一次給觀眾帶來美的震撼。雲門的演出,不僅在台灣、香港和中國內地取得巨大成功,更經常應邀赴海外表演,是國際重要藝術節的常客。 

雲門舞者的身影,不只出現在世界各地的藝術殿堂,更出現在台灣各縣市的文化中心、體育館、鄉鎮學校禮堂,甚至出現在醫院和地震災區。每次戶外公演,往往吸引數萬觀眾;演出結束後,會場卻沒有留下任何垃圾紙片。雲門的舞蹈下鄉,不僅感動和滋潤無數心靈,更在默默間改變了台灣的藝術生態,提升了整個社會的人文素養。 

林懷民的種花之旅,為他贏得無數獎項和榮譽,包括台灣十大傑出青年、國家文藝獎、世界十大傑出青年獎、紐約市政府文化局「終身成就獎」、香港演藝學院榮譽院士、麥格塞塞獎等。2004年,國際舞蹈聯盟特別舉辦「榮典」,肯定林懷民對台灣及世界舞壇的貢獻與成就。2005年,林懷民獲頒美國喬伊斯基金會文化藝術獎,這是該獎項第一次頒給藝術舞蹈類得主,也是第一次頒給美國以外人士。同年,獲《時代》雜誌選為「亞洲英雄人物」。2008年,獲法國文化部頒授騎士文藝特殊貢獻二級勳章,肯定他「卓越的藝術成就,以及在台灣致力推廣文化的努力」。2009年,林懷民獲歐洲Movimentos國際舞蹈大獎頒贈「終身成就獎」。

博群大講堂簡介

中大成立I‧CARE博群計劃,提倡「博思明志,群育新民」的理念,鼓勵同學在老師的協助下,走進社群,親身體會香港、內地和世界不同地區的社會問題,深入探索、討論,從而找出解決辦法。博群大講堂是計劃的重點項目之一,透過邀請傑出講者與中大師生切磋思想、砥礪人生,致力培養學生的公民美德和參與精神,為改變世界帶來新意念和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