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

中國大饑荒與藝術家創作關係的歷史觀察

分享
列印
日期:

2015年11月26日

時間:

12:00-13:30

地點:

香港中文大學田家炳樓八樓,中國研究服務中心

講者:

帥好歷史學者、獨立批評家

講者簡歷:

帥好,山西人,資深調查記者,獨立學者、藝術批評家。曾任職山西某中級法院、《法制生活報》等機構。現在京參與籌建中國新批評家論壇。2014年獲第三屆523中國當代藝術思想論壇“藝術史論獎”。著有《以酒為天:大饑荒中的茅臺酒生產》、《畫殤:中國、愛爾蘭畫家反饑荒公共行為比較》、《宋以來饑荒與繪畫關係研究》、《屠殺中的美術》等影響力廣泛的文章,填補歷史研究空白。

報名:

報名或訂餐請於每個演講日上午10:00之前,致電或電郵至中國研究服務中心,謝謝。

查詢:

Tel.: (852) 3943-8763/8765
Email: usc@cuhk.edu.hk

活動概覽:

语言:普通话
费用:餐费港币20元;不订餐者免费

講座摘要:

1959-1961年中國發生了曠世罕見的大饑荒,歷史學家、人口學者、饑荒研究專家對這場饑荒的非正常死亡均有大致的說法。目前這場饑荒已經過去50多年,華語世界的藝術家尤其畫家在這場饑荒中的具體作為、藝術作品創作的情況如何?藝術家在公共事務中的自由表達以及承擔人權責任所扮演的角色是什麼?演講展現的研究是華語世界首次建構藝術史與饑荒歷史、記憶之間的對應關係,反思藝術倫理與社會正義原則的公共邏輯關係。目前華文媒體、網路上廣泛傳播的《饑餓年代的中國畫家》、《公社美學》、《以繪畫的方式關注饑荒》等文章,均是這項研究的節選摘要。

備註:

溫馨提示:已訂餐者不論有否出席活動,均須繳付餐費。謝謝您的理解和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