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2021年1月8日

中大两项创新研究荣登「2020年度香港十大创科新闻」

2021年1月8日
分享
列印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科研团队于2020年首次使用崭新的内窥镜手术机械人医治大肠癌患者,以及开展一项分析母婴肠道微生物群与婴儿患「克隆氏症」等肠胃病风险的研究。两个创新研究项目均获得公众关注及专家认可,在超过2千名市民投票下脱颖而出,荣登「2020年度香港十大创科新闻」,足证中大科研成就卓著。大学矢志强化现有科研优势,继续发掘、提升及应用知识,改善人类生活质素。

开发并完成首宗内镜手术机械人进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大肠癌手术

中大医学院外科学系的团队由2010年起与新加坡合作,致力开发机械人内镜平台,专用于提升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手术的安全度及成效,治疗消化道癌症。早于2011年,中大医学院成功运用第一代技术雏型进行内镜手术机械人ESD治疗早期胃道癌。研究人员其后开发第二代平台、适用于进行大肠ESD的 EndoMaster EASE系统。

外科学系的团队于今年5月起运用EndoMaster EASE 系统进行临床研究计划,并完成全球首宗个案,取得满意成效。团队相信此崭新技术有助提升先进内镜切除术成效,让更多需要进行ESD手术的早期大肠癌病人受惠。

详细研究内容可参阅:https://www.cpr.cuhk.edu.hk/tc/press_detail.php?id=3361

开拓亚洲肠道菌群研究 探讨肠道「三岁定八十」之谜

中大医学院的肠胃科专家、微生物学家、妇产科专家及科学家,是亚洲研究肠道微生物的先驱。他们去年获美国赫尔姆斯利慈善基金资助250万美元(约相等于1,950万港元),展开一项针对孕妇及其婴儿肠道菌群的研究,以评估婴幼儿时期的环境及饮食因素如何影响儿童的健康。此研究亦有助于评估孩子患病的风险因素、预防及疾病治疗。

研究团队相信肠道微生物群的重要性可媲美人类的基因图谱,而且越来愈多证据都显示,母体的健康、婴儿出生前后几周的环境及早期体内的微生物,皆会影响婴儿日后的免疫和代谢发展,当中包括克隆氏症及其他免疫相关疾病。藉着这个研究,研究团队将找出母亲怀孕期间传播给婴儿的微生物,以及对幼儿期免疫系统发育的影响,并研究改变微生物组群的方法,从而减低孩子日后患病的风险。

详细研究内容可参阅:https://www.cpr.cuhk.edu.hk/tc/press_detail.php?id=3219

2020年度香港十大创科新闻

「2020年度香港十大创科新闻」评选,由京港学术交流中心主办。经过院校推选、十多位本港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组成顾问小组协助筛选名单,然后由公众从二十则「候选新闻」中选出「十大创科新闻」。

评选活动获得本港八所大学响应支持,包括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教育大学和香港公开大学。

中大矢志科研创新

中大在「路透社:亚太区最具创新力大学」(Reuters: Asia Pacific region’s most innovative universities)排名中,连续四年在香港区位列榜首,整体排名第26位。中大一直致力推动创新科技,目前在全球各地有超过1,000个获授权的专利项目,部分已经与业界达成合作协议,把创新科技引入市场。单在2019-20年度,中大已申请了386个专利,以及有257项专利获审批授权,涉及医疗科技、生物科技、信息科技、电讯及材料科学等领域。中大亦在2020年成立香港中文大学「深港创新研究院(福田)」,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科研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