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2014年12月16日

中大领导团队全球率先破解粉尘蟎基因组为吸入性过敏疾病提供诊断及治疗新方向

2014年12月16日
分享
列印

中大生物医学学院徐国荣教授(右)领导的联合研究团队成功破解粉尘蟎的基因组草图及其肠道中的微生物成份。中大儿科学系系主任梁廷勋教授(左)指出有关发现有助更准确掌握并设计针对粉尘蟎的免疫疗法。

过敏性疾病目前仍未有彻底根治的方法,施太(右二)的九岁儿子谦谦(左二)自小患有哮喘,需要长期带备类固醇喷剂以备病发时使用。

粉尘蟎是中国华南地区最常见的致敏原,本港有近九成哮喘病童因为粉尘蟎而发病。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医学院联同深圳大学医学院及广州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全球率先破解粉尘蟎(尘蟎品种之一)基因组草图及其肠道中的微生物成份,有望为吸入性过敏疾病提供诊断及治疗新方向。此项研究成果已发表于顶尖免疫及致敏学杂志《致敏及临床免疫学期刊》。 

过敏性疾病是指人体在受到外来物入侵时免疫系统所产生的炎症反应,大多是在儿童发展免疫系统时形成,目前仍未有彻底根治的方法,是当前世界性的重大卫生问题。现时中国有3,000多万名哮喘患者及5,000多万名过敏性鼻炎患者,两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有上升趋势。根据国际儿童哮喘和过敏病研究,在本港学童人口中,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分别约为10%及40%,而平均每20个本港成年人便有一人是哮喘患者。这些病人需要长期利用药物控制炎症反应,可见过敏性疾病不仅严重危害个人健康,亦为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尘蟎早已被认定与过敏反应有关,超过七成过敏性疾病个案因其而起。然而,因为尘蟎体积非常细小,非肉眼所能见,而且不容易人工培植,以致尘蟎致敏的主要原因一直未被破解。是次研究由中大生物医学学院徐国荣教授领导,联同深圳大学医学院刘志刚教授及广州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钟南山教授的研究团队,经过三年时间的努力,终于成功破解粉尘蟎的基因组草图及其肠道中的微生物成份。是次研究结果可说是吸入性过敏疾病研究、诊断及治疗的重大里程碑。 

徐教授表示:「粉尘蟎的基因组包含了16,000个基因,为人类基因数目的70%,但其隐藏的遗传密码只有约5,400万个,远比人类的30亿个密码为少,可见粉尘蟎基因组中的基因密度极高,复杂性远超过之前所预计。」 

透过吸入性过敏病人血清的验证,研究团队在粉尘蟎的基因当中发现八个新的致敏原,其中一个更刚被世界卫生组织免疫学学会致敏原小组委员会命名为Der f24致敏原。「我们在粉尘蟎的身体及肠道之内,亦侦测到多种从未被发现的细菌,其中以肠杆菌占的比例最高。这些细菌极有可能透过粉尘蟎的排泄物成为吸入性过敏疾病的致敏原,这个发现将会成为未来致敏学研究的新方向。」

中大儿科学系系主任梁廷勋教授解释,现在治疗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的方法,主要是以类固醇喷剂抑制病者的呼吸道炎症,却未能根治由粉尘蟎等致敏原引起的过激免疫反应,而使用高剂量吸入式类固醇也会对病人产生副作用。 

梁教授指出:「粉尘蟎是中国华南地区最常见的致敏原,本港有近九成哮喘病童因为粉尘蟎而发病。尘蟎最常见于家中的衣服床铺,所以除了用药外,我们也会请患者家长以不透气纤维包裹病童的床褥和枕头,以减少他们与粉尘蟎的接触;加入消毒药剂定期清洁和更换衣物床铺;最少每十日以摄氏55度以上的温水清洗所有被铺一次;将惹尘的物件(如毛公仔、地毯)移走,若不能移走地毯,则应每天以过滤系统强的吸麈机清理地毯。以上方法能减少患病儿童接触致敏原的机会,降低哮喘和过敏病的病发率。」 

研究团队希望医学科研人员深入了解有关粉尘蟎基因组和结构后,可以更准确掌握并设计针对粉尘蟎的免疫疗法,以帮助病人脱离对此主要致敏原的过敏反应,达致有效、持久并安全的哮喘和过敏性鼻炎治疗方案。



中大生物医学学院徐国荣教授(右)领导的联合研究团队成功破解粉尘蟎的基因组草图及其肠道中的微生物成份。中大儿科学系系主任梁廷勋教授(左)指出有关发现有助更准确掌握并设计针对粉尘蟎的免疫疗法。

中大生物医学学院徐国荣教授(右)领导的联合研究团队成功破解粉尘蟎的基因组草图及其肠道中的微生物成份。中大儿科学系系主任梁廷勋教授(左)指出有关发现有助更准确掌握并设计针对粉尘蟎的免疫疗法。

 

过敏性疾病目前仍未有彻底根治的方法,施太(右二)的九岁儿子谦谦(左二)自小患有哮喘,需要长期带备类固醇喷剂以备病发时使用。

过敏性疾病目前仍未有彻底根治的方法,施太(右二)的九岁儿子谦谦(左二)自小患有哮喘,需要长期带备类固醇喷剂以备病发时使用。

 

粉尘蟎是中国华南地区最常见的致敏原,本港有近九成哮喘病童因为粉尘蟎而发病。

粉尘蟎是中国华南地区最常见的致敏原,本港有近九成哮喘病童因为粉尘蟎而发病。

 

下载所有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