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2011年10月21日

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香港中文大学蝉联五届港澳地区冠军

2011年10月21日
分享
列印

中大团队连续五届荣获「挑战杯」竞赛港澳地区冠军

朱迎佳(左)和黄浩文的「川震重建—故土新楼」项目夺港澳区唯一特等奖

中大六项得奖作品简介

马鞍桥村灾后重建综合示范项目鸟瞰

重建完成后的村子

示范房建造

重建的农村房屋设计

夯土建筑抗震技术改良

房屋及桥梁中的磁流变阻尼器

中国学界两年一度的盛事——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于10月15日至20日在大连理工大学举行。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再创佳绩,赢得「港澳优胜杯」,连续五届荣获港澳地区冠军。这是香港高校自1997年参加「挑战杯」竞赛以来,首次有院校夺得五连冠。

中大各参赛队伍多月来为是次比赛积极备战,终达「五连冠」梦想。今年中大共有六项参赛作品,全部皆获表扬,包括囊括竞赛的最高殊荣——特等奖,由「川震重建——故土新楼——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直属第一示范点:马鞍桥村灾后重建综合示范项目」夺得,为港澳地区51件参赛项目中唯一夺得特等奖殊荣的作品。另外,中大亦取得四项二等奖及一项三等奖;获二等奖的作品分别为「自供能自传感磁流变阻尼器——减轻地震破坏,促节能环保及智能假肢」、「生态支流——中环湾仔海岸生态公园蓝图」、「扩展实境社交网络」,以及「营养放大镜——食物营养标签分析器」,而获颁三等奖的作品是「智能病房」。

夺得特等奖的「川震重建——故土新楼——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直属第一示范点:马鞍桥村灾后重建综合示范项目」是一个适用于贫困农村地区的灾后重建示范项目。马鞍桥村位于四川和云南交界的偏远山区,在2008年8月的攀枝花地震中严重受灾。由于当地偏远落后,资源匮乏,加上震后建筑材料飞涨,运输不便,难以展开重建工程。为了探索灾后重建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大公共卫生学院朱迎佳同学和建筑学院黄浩文同学在建筑学院教授吴恩融教授及博士生万丽的指导下,结合了建筑学上的创新科技,利用当地现有的资源建造抗震房屋,既经济、宜居及人性化,并且施工简易,可以让村民学习及传承建筑方法。另一方面,通过学生志愿者的参与,项目有效增进彼此沟通交流,建造人与人之间的「心桥」。

获二等奖的「自供能、自传感、磁流变阻尼器」由机械与自动化工程学系博士三年级生陈超设计,廖维新教授指导。其研究成果有效减低不同程度之振动和冲击,能提高地震或台风中建筑物的抗震安全性,并通过收集日常环境中的振动产生自给自足的能源,达致节能环保的目的,更可应用于人体义肢上,实现一种无需充电的智能义肢,为使用者带来更大便利。这项创新发明已申请专利,同时荣获第七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金奖。

挑战杯竞赛被称为中国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由国家多个部委主办,全国各地两百多万名大学生参加。本届比赛共有来自31个省区市高校的1,402件作品入围,进入终审决赛的高校有305所,作品共682件。参赛的港澳地区高校有13所,共51件作品参赛。

今届香港代表团由10所院校共81人组成,分别为中大、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岭南大学、香港教育学院、香港树仁大学、香港公开大学及香港专业学院,参赛作品41件。中大副校长黄乃正教授为香港代表团团长,率领各院校师生代表参加是次大赛。

中大向来极为重视学生的创意,让学生在学术基础上,激发崭新创业意念,并于课余进行科技创新发明。中大更鼓励跨学科合作,让来自不同学系的学生融汇各学科之专长。是次中大参加挑战杯的四项得奖作品——「扩展实景社交网络」、「营养放大镜——食物营养标签分析器」、「智能病房」及「自供能自传感磁流变阻尼器」,就是本年度高锟教授学生创意奖的得奖项目。

中大将于稍后在大学校园举行展览,展示是次参赛作品。



中大团队连续五届荣获「挑战杯」竞赛港澳地区冠军

中大团队连续五届荣获「挑战杯」竞赛港澳地区冠军

 

朱迎佳(左)和黄浩文的「川震重建—故土新楼」项目夺港澳区唯一特等奖

朱迎佳(左)和黄浩文的「川震重建—故土新楼」项目夺港澳区唯一特等奖

 

 

中大六项得奖作品简介

中大六项得奖作品简介

 

马鞍桥村灾后重建综合示范项目鸟瞰

马鞍桥村灾后重建综合示范项目鸟瞰

 

重建完成后的村子

重建完成后的村子

 

示范房建造

示范房建造

 

重建的农村房屋设计

重建的农村房屋设计

 

夯土建筑抗震技术改良

夯土建筑抗震技术改良

 

 

房屋及桥梁中的磁流变阻尼器

房屋及桥梁中的磁流变阻尼器

 

下载所有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