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2010年8月9日

微创血管介入治疗为严重周围动脉阻塞性疾病患者提供一个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2010年8月9日
分享
列印

(左起)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系主任余卓文教授及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助理教授甄秉言教授

曾接受微创血管介入治疗的病人分享其经验。

周围动脉阻塞性疾病是由于脂肪和胆固醇积聚在下肢的血管内壁,结成粥样斑块,导致血管硬化、收窄或阻塞,无法供应足够血液至下肢。最常见的症状是出现跛行(下肢疼痛)情况,疼痛会于休息时自行消失。其他症状包括下肢麻痹或抽搐,足或腿部冰冷和皮肤色素减退。由于下肢的血流受阻,一旦受损,便会增加受细菌感染的机会,令伤口不易愈合,引致溃疡。严重者可导致组织坏死(坏疽),需截肢以保存性命。 

调查显示,全球超过三千万人患有周围动脉阻塞性疾病,但确诊人数却不足一半,严重性被远远低估。周围动脉阻塞性疾病所引发的症状常被误以为因年老所致。常见的高危因素包括吸烟、糖尿病、肥胖、高血压、缺乏运动、遗传因素及年老。现时本港并无周围动脉阻塞性疾病的发病率数据,粗略估计约有三成的高危人士罹患此病。由于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预计患者将随人口老化而增加。 

周围动脉阻塞性疾病患者平均寿命约短十年,死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高出六倍。虽然此病会导致死亡,但若能及早诊断和治疗,痊愈的机会也就愈高。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改变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外科手术和血管介入治疗。临床数据证实若下肢出现严重缺血症状(即下肢休息时疼痛、足部溃疡或坏疽),应尽快作血管检测并进行血管重建治疗,以避免截肢。若不加以适当治疗,死亡率可高达30%,并且于一年内无可避免需接受截肢手术。不幸的是,在本港,周围动脉阻塞性疾病患者如出现下肢严重缺血症状,大部分都是进行截肢手术。 

有见及此,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心脏科、心脑血管医学研究所余卓文教授和甄秉言教授,以及外科学系血管外科刘润皇教授共同策划一项为病情严重者提供的综合血管内科及外科诊治服务。患者会接受临床和非入侵性血管检测,包括踝臂指数、动脉分段血压测试和脉搏纪录、血管超声波检查、电脑断层或核磁共振血管成像。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建议合适的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微创血管介入治疗、血管绕道手术(俗称「搭桥手术」)或综合心血管介入和外科手术治疗(「复合」手术)。微创血管介入治疗利用球囊血管成形术,置放支架及/或切除粥样斑块,使已收窄或阻塞的血管再次扩张,维持血管畅通。血管绕道手术是将自体血管或人工血管移植至闭塞的血管的上下位置,从而改善缺血位置的供血情况。相比传统的外科手术,血管介入治疗只需局部麻醉,让一些不适合进行全身麻醉的患者能接受治疗,复发率和死亡率亦较低。对于不适合外科手术的患者是唯一保存肢体的治疗方法,三年内可保存肢体的机会高达80%。一般而言,血管介入治疗不会影响日后进行外科手术,如有需要,亦可再次接受介入治疗。对于某些患者来说,复合手术治疗具有更佳的临床疗效。 

从2009年2月至2010年7月期间,共有35名严重周围动脉阻塞性疾病患者在威尔斯亲王医院接受血管介入治疗。约一半的介入治疗是为已出现下肢严重缺血症状的患者保存肢体,当中大部份患者均出现多种病症,不适宜进行外科手术。其中71%患有糖尿病,67%患有冠心病,26%曾中风,41%出现肾衰竭。治疗的成功率达95%。在平均六个月的跟进治疗期间,大部分患者能增加步行距离,或伤口愈合情况获得改善,超过80%的患者的肢体得以保留。 

总括而言,血管介入治疗为严重周围动脉阻塞性疾病患者提供了一个创伤性低、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案。虽然现时有不同的治疗方案可供选择,但及早发现和治疗始终是最有效减低截肢和死亡的风险。



(左起)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系主任余卓文教授及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助理教授甄秉言教授

(左起)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系主任余卓文教授及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助理教授甄秉言教授

 

曾接受微创血管介入治疗的病人分享其经验。

曾接受微创血管介入治疗的病人分享其经验。

 

下载所有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