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2012年3月20日

中大「昆曲研究推广计划」启动仪式 余志明伉俪慷慨捐助 全港唯一项目 研究文化遗产、整编昆曲精品

2012年3月20日
分享
列印

宜高科技创业集团主席余志明先生及夫人余陈丽娥女士捐助「昆曲研究推广计划」,中大校长沈祖尧教授(右)接受捐款。

青春版《牡丹亭》主演者俞玖林和沈丰英示范《牡丹亭‧惊梦》

中大校长沈祖尧教授致辞

宜高科技创业集团主席余志明先生致辞

中大伟伦人文学科讲座教授兼「昆曲研究推广计划」荣誉主任白先勇教授致辞

一众嘉宾合照

近年,昆曲这种中国传统文化精粹在两岸三地大学的人文教育中愈来愈受重视。香港中文大学(中大)蒙宜高科技创业集团主席余志明先生及夫人余陈丽娥女士慷慨捐助,启动「昆曲研究推广计划」,致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答谢余氏伉俪,中大今天(3月20日)举行「昆曲研究推广计划启动仪式暨捐款鸣谢典礼」,由中大校长沈祖尧教授亲临主持。

典礼上,中大伟伦人文学科讲座教授兼「昆曲研究推广计划」荣誉主任白先勇教授表达对计划与昆曲前景的期盼,并由青春版《牡丹亭》主演者俞玖林和沈丰英现场示范《牡丹亭‧惊梦》。

余氏伉俪慷慨捐出港币二百三十万元赞助「昆曲研究推广计划」及《昆曲之美》课程的教学演出。沈祖尧校长特别鸣谢余志明先生及夫人余陈丽娥女士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持,让这珍贵的艺术种子得以撒落在中大这片土壤上,既促进昆曲学术研究与传承之保育,更滋润了学生的心灵、开阔审美视野,并提升个人质素。沈校长认为大学除了传授知识技能,更须用心传承人文精神,以培育未来社会栋梁的心灵品格。

余先生是中大校友,夫妇二人受白先勇教授启蒙而爱上昆曲。他表示:「在这春暖杜鹃开的美好时节把昆曲带进我的母校,不仅为传统艺术出一分力,也是秉承先师艾诗伯教授(Prof. John L. Espy)叮嘱自己回馈母校的心志。中大大力推动计划,让莘莘学子可以欣赏到昆曲的精美雅致,从而寻找民族文化的认同,让中华文化的辉煌传统重新大放光芒。」余氏伉俪对保存中国传统艺术不遗余力,曾多次支持香港学界的昆曲推广工作,包括2010年「昆剧《琵琶记》大学校园演出」,将此经典剧目送至中大、香港大学、香港城巿大学及香港理工大学的校园中。

「昆曲研究推广计划」由中大人文学科研究所明清研究中心主任华玮教授主持,以整理、研究、出版昆曲文化遗产为主要目的,为本港大专学界唯一相关的项目。昆曲为中国百戏之母,近年乘联合国「人类口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之势,并在白先勇教授等文化界人士的大力推动下,呈现欣欣向荣之态;然而许多精华剧目,却仍然失落于历史长河,观众无缘接触。此计划将集合昆剧表演艺术家及戏曲学者专家之力,挖掘昆曲传统,将折子戏与原本戏曲文本整理贯串,编成一批有艺术价值的戏曲精品,供昆剧团演出,并让一般读者阅读,藉此激活传统。

同时,计划的另一项主要目标为建立世界性的昆曲研究基地,促进香港与国际间的戏曲学术交流、对话及合作。日后将陆续举办研讨会及工作坊,并邀请演员及学者专家到访交流。

白先勇教授出任「昆曲研究推广计划」的荣誉主任,更应中大的邀请,开办《昆曲之美》课程。课程于本年一月推出,同学反应热烈。白教授更于课程中亲授三课,分别为「昆曲复兴与其文化意义──从青春版《牡丹亭》及新版《玉簪记》讲起」、「昆曲诗的意境──从平面到立体」及「昆曲美学──传统与现代」。《昆曲之美》为中大首度开办的昆曲课程,以昆曲的音乐、表演、文学、美学为核心主题,旨在增进青年学子对昆曲这种珍贵中国传统表演艺术的认识,加深对中国人文精粹的感知,进一步完善学生的全人教育。另外,课程更特别安排江苏省苏州昆剧院莅校示范演出,不仅为校园增添欣赏昆曲的氛围,更为日后校园的昆曲推广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宜高科技创业集团主席余志明先生及夫人余陈丽娥女士捐助「昆曲研究推广计划」,中大校长沈祖尧教授(右)接受捐款。

宜高科技创业集团主席余志明先生及夫人余陈丽娥女士捐助「昆曲研究推广计划」,中大校长沈祖尧教授(右)接受捐款。

 

 

青春版《牡丹亭》主演者俞玖林和沈丰英示范《牡丹亭‧惊梦》

青春版《牡丹亭》主演者俞玖林和沈丰英示范《牡丹亭‧惊梦》

 

中大校长沈祖尧教授致辞

中大校长沈祖尧教授致辞

 

宜高科技创业集团主席余志明先生致辞

宜高科技创业集团主席余志明先生致辞

 

中大伟伦人文学科讲座教授兼「昆曲研究推广计划」荣誉主任白先勇教授致辞

中大伟伦人文学科讲座教授兼「昆曲研究推广计划」荣誉主任白先勇教授致辞

 

一众嘉宾合照

一众嘉宾合照

 

下载所有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