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

唐君毅访问教授公开讲座

分享
列印
日期:

2011年11月7日

時間:

下午四时三十分至六时三十分(下午四时、敬备茶点)

地點:

香港中文大学本部大学行政楼祖尧堂

講者:

陈来教授

講者簡歷:

陈来教授 1952 年生于北京, 1976 年于中南矿冶学院 ( 现中南大学 ) 地质系毕业。后入读北京大学哲学系, 1981 年获哲学硕士学位即留系任教,并于 1985 年获博士学位,师从张岱年、冯友兰。陈教授于任职北京大学期间,先后任讲师 (1981-86) 、副教授 (1986-90) 及教授 (1990-2009) ,并曾担任该校中国哲学教研室主任及儒学研究中心主任。 2009 年转任北京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及哲学系教授至今。 (http://phil.arts.cuhk.edu.hk/content.php?user_page_id=136&mid=25-26&lang=tchi)

查詢:

电话:3943 7146 (李先生)

講座摘要:

近代以来「国学」在不同语境下表达出的不同观念,可分为三个方面,即救亡意识主导下的、政治取向的国学观念,启蒙思潮主导下的、文化取向的国学意识,以世界汉学为参照的、学术研究的国学观念。近代国学概念的定义也可分为三种用法:第一种指遭遇西方文化冲击之前中国原有的思想文化与学术体系;第二种为扩大的用法,即以国学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简称;第三种是以「国学」指近代以来以传统文化为对象的学术研究的体系,即国学研究。国学研究在近代的演进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特点是在学问方法上延续清代的考据学、训诂学,而在观念上导入近代文化意识;第二阶段的特色是呼应新文化运动、强调科学方法和疑古思潮;第三阶段是清华国学研究院突出代表的、汉学化的国学,即与世界汉学、世界学术接轨、合流的新的国学研究。近代国学名家的第一代以章太炎为代表,第二代是太炎门人所代表的北大学者,第三阶段的代表是王国维和清华国学院的学者,清华国学院学者的学术视野和研究成绩,无愧于世界第一流的中国研究。本文力求从这四个方面重新认识 20 世纪初期 20 年代的新国学运动及其学术典范与历史意义。

備註:

普通话主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