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nts

胡煥庸線的氣候背景與穩定性

Share
Print
Date:

7 Aug 2015

Time:

12:00-13:30

Venue:

USC, 8/F, Tin Ka Ping Building, CUHK

Speaker(s):

夏海斌 博士華東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院

Biography of Speaker:

夏海斌博士,講師,畢業于華東師範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現就職于華東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院。現主持國家自然基金專案“面向區域進化的自主體類比平臺開發與應用”,合作編著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普通地理學》。發表論文8篇。

Admission:

Please email or call the USC office before 10:00am on every seminar day. Thank you.

Enquiries:

Tel.: (852) 3943-8763/8765
Email: event@usc.cuhk.edu.hk

Event Details:

Language: Putonghua
Lunch Fee: Free Admission, HK$20.00 for Lunch

Synopsis of Lecture:

本文基於NCAR/PSU的RegCM4.0,取A1B情景對中國未來氣候變化作了模擬估計,獲得了1981-2000和中國未來時期(2041-2060)的溫度、降水類比值。並結合氣候變化的類比資料,計算獲得了中國歷史時期及未來時期的蒸發量模擬值,並且計算了中國的農業生產潛力,得到了中國各地區可能達到的期望農業產量。通過比較1981-2000和未來(二十一世紀中葉)時期農業生產潛力的變化,發現秦嶺淮河一線仍然是中國農業生產潛力變化的重要分界線,淮河以南地區農業生產潛力呈下降態勢,而淮河以北地區農業生產潛力呈上升趨勢,未來農業生產潛力的南北差距將有明顯的縮小,對中國東部地區而言未來以秦嶺淮河作為中國水稻和小麥的地理分界線可能會北推到黃河一線。更為重要的是,中國傳統上農業生產潛力分界線——胡煥庸線對中國農業的鎖定正在被突破。突破主要在雲南省北部地方和川西地區,農業生產潛力明顯提高,秦嶺淮河以北的黃淮海平原地區的農業生產潛力也有了提高。農業生產潛力降低最大的區域集中在長三角地區、浙江、福建、貴州等南方省份。胡煥庸線以東秦嶺淮河線以北的東北、華北、關中地區,以及秦嶺淮河線以南的四川盆地地區的農業生產潛力上升幅度最為明顯。此外,本文研究了氣候變化下農業生產潛力的變化對中國人口分佈的衝擊,發現由於氣候變化導致農業生產潛力提高的原因,胡煥庸線以西省區的人口占比將增長1.03%,達到占全國人口的8.55%。氣候變化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中國東西部人口分佈不均衡的現象,但並沒有從根本上破壞胡煥庸線的人口分佈規律。

Remarks:

Please note that the order for lunch box cannot be cancelled once it has been made. You have to pay for the lunch box you ordered even though you cannot attend the seminar. Thank you for your understanding and coope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