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2017年11月27日

中大醫學院楊永強教授在莫慶堯訪問學人講座談「善終治療」

2017年11月27日
分享
列印

在莫慶堯慈善基金大力支持下,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院長楊永強教授,以「以人為本的善終治療:醫療體系的道德基礎」為題,主講莫慶堯訪問學人公開講座。

楊永強教授的演講以「以人為本的善終治療:醫療體系的道德基礎」為題。

(左起) 中大副校長霍泰輝教授、莫慶堯慈善基金代表莫華釗先生、中大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院長楊永強教授、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聶德權先生,及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院長楊永強教授,上周五(11月24日)於「莫慶堯訪問學人講座」演講。他表示,善終治療最基本的目標是減輕病人在「治療」過程所受到的身心痛苦。醫護專業人員在過程中應擔當病人的伙伴,他們除了要有臨床治療的能力外,亦需要能夠理解及描述到病人的經驗和感受。

楊永強教授為今年中大「莫慶堯訪問學人計劃」的學者,他主講的題目為「以人為本的善終治療:醫療體系的道德基礎」。是次講座共有逾200位來自各界人士出席,包括莫慶堯慈善基金代表、多名醫學界知名人士、中大校友及師生等。

楊教授於講座上分享了他對善終治療服務的意見。他表示:「當『根治』疾病是不可能時,『治療』病人身心卻總是能夠實現的,並且應在替各類病患訂立照顧目標時,成為道德指南。醫護人員於每個獨特的『治療』過程中,應成為與病人積極合作的伙伴,他們除了需要擁有臨床醫學知識,也要觀察、聆聽和敘述病患的苦難,過程中喚起人性及體會到被『治療』的需要,是醫護人員,甚至整個醫療體系的道德基礎。」

有關「莫慶堯訪問學人計劃」

「莫慶堯訪問學人計劃」是中大為紀念莫慶堯博士及莫氏家族的慷慨捐款而設立,旨在提升中大的教學、研究及學術發展。有關計劃每年會邀請一位知名學者參與教學、學術交流及主講一場公開講座,為中大的師生、校友、專業團體及公眾人士帶來啟發。牛津大學中國藝術及考古學教授羅森爵士Dame Jessica Rawson、牛津大學Regius醫科教授Sir John Bell, FRS、哈佛大學Edward C. Henderson中國文學暨比較文學講座教授王德威教授,以及牛津大學聖休學院校長Elish Angiolini,DBE QC,均曾擔任莫慶堯訪問學人。

講者介紹

楊永強教授是公共衞生學教授、現任中大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院長,兼任學院的醫療體系、政策及管理學部主管。他的研究包括醫療體系、服務及政策及其系統思維(systems thinking)的應用。他正在研究如何運用系統科學方法改進提供長者綜合醫療及社會服務的模式,最近亦完成一項由醫療衞生研究基金委託進行有關善終照顧的研究。

楊教授現領導「亞太醫療體系強化聯網(Asia Pacific Network for Health Systems Strengthening)」學術會議小組,目標是強化醫療體系;他亦是新加坡國立大學倡議改善亞洲衞生的國際顧問委員會成員。

楊教授於1999年至2004年出任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衞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自1990年起,他執掌當時新成立的香港醫院管理局,其後擔任首任行政總裁,負責管理及革新公立醫院系統。他於2001年至2003年出任國際醫院聯合會主席,並於2002年獲頒醫院管理亞洲區終身成就獎。

作為臨床醫生,楊教授開創預防乙型肝炎和愛滋病的公共醫療服務。楊教授在1993年獲委任為太平紳士,1997年獲頒授大英帝國官佐勳章,並於2005年獲頒授金紫荊星章,表揚在公共服務的貢獻。



在莫慶堯慈善基金大力支持下,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院長楊永強教授,以「以人為本的善終治療:醫療體系的道德基礎」為題,主講莫慶堯訪問學人公開講座。

在莫慶堯慈善基金大力支持下,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院長楊永強教授,以「以人為本的善終治療:醫療體系的道德基礎」為題,主講莫慶堯訪問學人公開講座。

 

楊永強教授的演講以「以人為本的善終治療:醫療體系的道德基礎」為題。

楊永強教授的演講以「以人為本的善終治療:醫療體系的道德基礎」為題。

 

(左起) 中大副校長霍泰輝教授、莫慶堯慈善基金代表莫華釗先生、中大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院長楊永強教授、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聶德權先生,及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教授。

(左起) 中大副校長霍泰輝教授、莫慶堯慈善基金代表莫華釗先生、中大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院長楊永強教授、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聶德權先生,及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教授。

 

下載所有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