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2017年2月15日

研究發現香港深圳兩地創業活動大幅增加專家呼籲雙城優勢互補攜手加強國際競爭力

2017年2月15日
分享
列印

(由右至左)中大校友及初創企業CodeX Genetics創辦人及基因專家余志承博士、中大創業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中大商學院管理學系副教授區玉輝、浸大工商管理學院研究副教授Marta K. Dowejko博士及社會企業Easy Green創辦人莊恩傑

中大創業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中大商學院管理學系副教授區玉輝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商學院創業研究中心與香港浸會大學(浸大)工商管理學院教授攜手發表最新研究報告,顯示香港及深圳的創業活動正不斷增加。 

這項研究題為「全球創業觀察(GEM)香港及深圳研究報告2016-17」,由中大創業研究中心、浸大工商管理學院、香港大學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深圳市社會科學院及匯賢智庫攜手進行,針對現時本港及深圳的創業活動情況作深入分析。研究報告除了把深港兩地創業生態系統的最新狀況與過往的指標作比較外,還結合全球其他65個經濟體的研究成果成為國際指標。此項研究是「全球創業觀察」(GEM)的一部分,GEM是全球最前沿和權威的對比創業研究,一直為聯合國、世界經濟論壇、世界銀行等主要國際組織所信賴的創業資訊來源。 

近年香港及深圳對初創企業生態系統的支援都有長足的增長。「GEM香港及深圳報告2016-17」顯示,深港兩地在2009至2016年的創業率大幅上升。截至2016年中,香港成年人口中的早期創業比例約為9.44%(2009年為3.64%),而深圳則為16.04%(2009年為4.8%)。增長動力來自深圳新創立企業*的急劇增加(+284%),而對比2009年的統計數字,香港初生企業**的增幅亦十分明顯(+206%)。此外,深圳和香港兩地擁有一定規模企業的比率亦分別增長389%和109%。值得注意的是,當香港及深圳的創業率均有所上升,中國其他城市的創業率卻不升反跌,反映深港兩地已發展出别具一格的創業文化及生態系統,獨立於內地其他地區。 

從研究結果發現的正面轉變不限於早期創業率的上升。研究團隊亦觀察到創業態度和創業家意向的重大轉變,尤其是視創業為商機的人佔香港成年人口的比例更上升至56.8%。在深圳方面,相同比重的受訪者表示擁有足夠技能和經驗成立新業務(35.8%),另有36%受訪者表示有意在未來兩年內創業。香港有意創業的人口則從2009年的7.3%上升至2016年的19.7%,升幅高達170%。同時,深圳有意創業的人口亦從17.6%上升至36%,升幅達到105%。根據研究,促進創業意向的有利因素包括文化條件、創業態度、對自己技能的認同,以及對創業實踐的接觸。在深港兩地,成功的創業家社會地位正不斷提高,並受到當地傳媒的追捧。 

在融資方面,香港早期企業的資本需求較深圳的早期企業家為低,原因可能是香港企業的技術門檻較低。深港兩地有92%新生企業家表示,維持企業營運的資金主要來自其積蓄。在深圳的新創立企業融資方面,家庭仍然發揮了很大作用,與本港的情況有所不同。在銀行對初創企業的支援方面,深圳亦較香港為多,私募創業投資者的情況亦與此相同,原因可能是當地創業率較高,對市場的利好影響較大。在香港方面,眾籌則是早期創業較常見的融資方式,顯示藉這種途徑融資已日趨成熟。 

對應創業率較高的情況,研究團隊亦發現深港兩地的非正式投資者文化日益濃厚。至於成年人口之中的非正式投資者比例,深圳(20.5%)較香港(6.5%)為高。事實上,綜觀研究範圍內所有經濟體,香港及深圳的非正式投資者慷慨程度名列前茅,分別貢獻高達$70,565美元及$76,112美元。是次研究亦發現深圳的投資模式出現了重大轉變。在2009年,創業者較傾向家人募集資金;但在2016年,首選集資對象已變成了朋友和鄰居,與香港的情況相若。 

另一方面,研究團隊還訪問了39位香港及37位深圳創業專家,了解他們對深港合作以提升兩地國際競爭力的意見。其中最多專家建議發揮兩地產業優勢互補作用。其他建議包括: 

  • 合作發展物聯網、智慧城市、健康科技、電子科技、金融科技或電子商務等行業。
  • 開展以跨境創新、人才共享及強化知識交流為目標的聯合研發計劃。
  • 推動跨境教育合作,通過開設更多世界級學術機構照顧兩地學生,從而促進兩地文化交流。
  • 協調兩個經濟體系在創業方面的政策,例如向創業家簽發聯合護照,為初創企業提供更多跨境營運的便利。

中大創業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中大商學院管理學系副教授區玉輝指出:「若香港和深圳聯手建立互補的創業優勢,將會增強雙方在國際和內地的競爭能力,這亦可為建立『港深大都會』邁出第一步。」 

浸大工商管理學院研究副教授Marta K. Dowejko博士表示:「放在香港和深圳面前的是一個難得的機會:深港兩地藉發揮相輔相成的生態系統兼容性,配合支持初創企業的非正式投資文化,足以建立一個獨一無二,並且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初創企業樞紐。深圳的初創企業具有優勢,能夠實現具有高增長潛質的創新意念;香港的企業家懂得如何把意念提升至更高層次,以確保其長遠的可持續性。若香港和深圳能攜手合作,將可擁有舉世無雙的競爭優勢,而今年的GEM報告對此亦已提供佐證。」 

* 成立僅三至四十二個月之企業
** 仍處於成立階段或成立不足三個月之企業 

如欲了解更多詳情,請到訪:https://goo.gl/zGfznP瀏覽報告全文(英文版)。另到訪:https://goo.gl/S4qB44下載PowerPoint簡報。

關於中大商學院:

中大商學院由六個教學單位組成,包括會計學院、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決策科學與企業經濟學系、金融學系、管理學系及市場學系。成立於1963年的中大商學院,是區內首間提供工商管理碩士課程(MBA)和行政人員工商管理碩士(EMBA)課程的商學院。現時中大商學院合共提供八個本科課程及十三個研究院課程,包括MBA、EMBA、 MSc、MPhil及PhD課程。 

中大商學院的MBA課程在2017年《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百強排行榜名列全球第三十六位,而EMBA課程亦在2016年《金融時報》排行榜排名全球第三十七位。中大的商界校友人數逾32,000人,為香港之冠,其中不少校友已晉身政府和商界的重要決策層。商學院現有約4,400名本科和研究生,現任院長為陳家樂教授。
 
詳情請瀏覽:
網頁:www.bschool.cuhk.edu.hk
Facebook:www.facebook.com/cuhkbschool
LinkedIn: www.linkedin.com/company/cuhk-business-school 

關於香港浸會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自1956年起,香港浸會大學工商管理學院一直為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提供創新的商業教育,致力弘揚良好經營手法、為持份者創造價值,透過對企業可持續發展的相關研究,涵蓋商業道德、企業社會責任和公司管治,促進社會發展及經濟增長。 

關於香港大學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

香港大學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致力培育一級商界領袖,鼓勵學術及有關研究;在亞洲導向經濟發展的世界大潮流之下,為香港、中國乃至世界各國的發展提供不可或缺的動力。作為以亞洲為本位的頂尖國際商學院,港大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匯聚全球各地的傑出學者,授予學生國際宏觀與亞洲焦點並濟的全球知識。本學院在本科教育以及收生方面均表現卓越。出色的課程吸納來自香港及世界各地的優秀學生,學院的非本地本科生比例為全大學最高,而學院提供的其中三個本科課程亦名列香港大學十大課程。 

港大全日制MBA課程於2010年至2016年間,連續七年蟬聯《經濟學人》亞洲第一MBA課程。除了在港大校園上課以外,課程同時提供三個學術交流組別,學生可以自由選擇到倫敦商學院(London Business School)、哥倫比亞商學院(Columbia Business School)或復旦大學進行國際交流。 

此外,本學院與哥倫比亞商學院及倫敦商學院合辦EMBA-Global Asia課程,為高級行政人員及專業人士提供優質商業教育。學院在1998年開始與上海復旦大學共同主辦MBA(國際)課程,於當時首創中港同類型教育項目跨境合作之先河。 

港大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獲EQUIS國際認證,其會計及經濟課程亦獲得AACSB認可。

更多資料:www.fbe.hku.hk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hkubusinesseconomicsfaculty 
微博:http://www.weibo.com/hkufbe
LinkedIn:https://www.linkedin.com/groups/5013122 

關於深圳市社會科學院:

深圳市社會科學院成立於1992年7月,是深圳市人民政府直屬的哲學社會科學綜合研究機構,現有五個研究所:經濟研究所、社會發展研究所、文化研究所、政法研究所和國際化城市研究所。

詳情請瀏覽:www.szass.com



(由右至左)中大校友及初創企業CodeX Genetics創辦人及基因專家余志承博士、中大創業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中大商學院管理學系副教授區玉輝、浸大工商管理學院研究副教授Marta K. Dowejko博士及社會企業Easy Green創辦人莊恩傑

(由右至左)中大校友及初創企業CodeX Genetics創辦人及基因專家余志承博士、中大創業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中大商學院管理學系副教授區玉輝、浸大工商管理學院研究副教授Marta K. Dowejko博士及社會企業Easy Green創辦人莊恩傑

 

中大創業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中大商學院管理學系副教授區玉輝

中大創業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中大商學院管理學系副教授區玉輝

 

下載所有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