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2013年10月31日

中大太空所舉辦歐空局與國家科技部「龍計劃」海洋遙感高級研討班

2013年10月31日
分享
列印

(左起)太空所所長林琿教授、國家遙感中心綜合處處長張松梅博士、中大協理副校長馮通教授、歐洲空間研究所高級顧問Yves-Louis DESNOS博士,以及國家遙感中心「龍計劃」負責人李增源教授在研討班開幕式上合照。

全體研討班成員合照。

學員在成果展示區交流。

歐洲空間局代表Andy Zmuda博士(左)與太空所副所長黃波教授(右)頒授最佳成果展示獎予得獎學員。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太空與地球信息科學研究所(太空所)上周舉辦了為期一星期的「龍計劃」海洋遙感高級研討班。該研討班是歐洲空間局與中國國家科技部的大型科技合作計劃「龍計劃」的重要環節。國家遙感中心主任廖小罕博士與太空所所長林琿教授擔任研討班組委會的共同主席。研討班的首天,林琿教授主持了開幕式,中大協理副校長馮通教授、歐洲空間研究所高級顧問Yves-Louis DESNOS博士,以及國家遙感中心綜合處處長張松梅博士亦分別在典禮上致辭。 

海洋佔地球表面七成以上的面積,全球海洋衞星遙感監測的大數據時代即將來臨。「龍計劃」海洋遙感高級研討班旨在培訓海洋遙感人才,推動衞星遙感在全球環境監測的應用,尤其有助於全球氣候變化的研究。課程分為六個專題,包括海面鹽度提取、雷達高度計的地球物理參數、海洋水色提取、合成孔徑雷達遙感的地球物理參數、海面溫度,以及氣候變量與模式數據的同化。此外,歐洲科學家亦介紹了最新的對地觀測衞星「哨兵」系列及處理相關衞星數據的新算法和軟件。研討班還安排學員展示其研究成果,以增進學生之間的交流,並從中選出六個最優秀的項目,授予最佳成果展示獎。 

是次研討班共有45位來自中國內地、台灣、香港、印度、巴基斯坦、越南、尼日爾等國家和地區的博士研究生與青年學者參加;而教師團隊則由來自法國、英國、德國、中國內地、意大利、荷蘭和香港16位在光學、熱紅外、微波遙感等領域享負盛名的學者組成。透過研討班,亞洲和歐洲學者可交流心得,探討新的合作研究計劃。 

太空所是國家遙感中心的香港基地,曾為國家遙感中心進行的重要研究計劃包括建立香港衞星遙感地面接收站、香港與廣東省跨境水安全的遙感監測、珠江三角洲地區空氣質量的動態模擬等。太空所以建立中國熱帶與亞熱帶遙感中心為目標之一。近年,太空所還持續推動了由香港、澳門、廣東省高校與研究機構合作的珠江三角洲地區環境遙感論壇。



(左起)太空所所長林琿教授、國家遙感中心綜合處處長張松梅博士、中大協理副校長馮通教授、歐洲空間研究所高級顧問Yves-Louis DESNOS博士,以及國家遙感中心「龍計劃」負責人李增源教授在研討班開幕式上合照。

(左起)太空所所長林琿教授、國家遙感中心綜合處處長張松梅博士、中大協理副校長馮通教授、歐洲空間研究所高級顧問Yves-Louis DESNOS博士,以及國家遙感中心「龍計劃」負責人李增源教授在研討班開幕式上合照。

 

全體研討班成員合照。

全體研討班成員合照。

 

學員在成果展示區交流。

學員在成果展示區交流。

 

歐洲空間局代表Andy Zmuda博士(左)與太空所副所長黃波教授(右)頒授最佳成果展示獎予得獎學員。

歐洲空間局代表Andy Zmuda博士(左)與太空所副所長黃波教授(右)頒授最佳成果展示獎予得獎學員。

 

下載所有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