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2014年5月30日

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地球保源行動舉辦「綠色社群——賽馬會減碳伙伴計劃」工作坊暨分享會2014

2014年5月30日
分享
列印

中大協理副校長馮通教授(前排左五)頒發證書予成功完成「綠色社群──賽馬會減碳伙伴計劃」試點階段的成員學校及機構。

賽馬會慈善事務經理余文蔚女士(右四)頒發證書予低碳領袖。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局課程發展處課程發展主任林欣恒女士介紹了一些在學科中融入環境教育的最佳方法。

(左起)地球保源行動顧問彭奕彰博士、浸信會沙田圍呂明才小學陳姍姍主任、佛教榮茵學校李洛增老師,以及長洲官立中學冼偉源老師。

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地球保源行動(地球保源行動 / Gaia)於2012年推出「綠色社群——賽馬會減碳伙伴計劃」,與學校和非政府機構結成「減碳伙伴」,協助其透過即時、有效的行動,減少碳排放量。地球保源行動今天(5月30日)在香港中文大學(中大)舉行「綠色社群——賽馬會減碳伙伴計劃」工作坊暨分享會2014,由中大協理副校長馮通教授及賽馬會慈善事務經理余文蔚女士頒發證書予完成試點階段的「綠色社員」(參加計劃的學校和非政府機構)。 

是次工作坊的主題為環境教育與其他學科的融合,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局課程發展處課程發展主任林欣恒女士在會上介紹了一些在學科中融入環境教育的最佳方法。此外,地球保源行動顧問彭奕彰博士示範如何使用《結伴減碳──地球保源教材套》鼓勵學生實踐和推動環保。該教材套設有高小至初中版和高中版,內容配合常識、綜合人文、公民教育及通識教育等科目的課程編製,可於地球保源行動網站(www.gaia.cuhk.edu.hk/gaia/edukit_chi.html)瀏覽及免費下載。 

在「減碳•教育•社區」經驗分享環節,綠色社員學校代表浸信會沙田圍呂明才小學陳姍姍主任、佛教榮茵學校李洛增老師,以及長洲官立中學冼偉源老師分享如何靈活運用綠色社群的資源,在學校及社區推行環保教育,例如學生參與學校碳審計過程後的得著、碳審計報告對學校帶來的轉變和影響,以及如何將環保訊息帶到家庭及社區。 

「綠色社群——賽馬會減碳伙伴計劃」的第二階段將於2014年6月開始,計劃詳情請瀏覽地球保源行動網站(www.cuhk.edu.hk/gaia)。

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地球保源行動(Gaia

中大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慷慨捐助港幣七千萬元,於2012年推出一個為期五年的社區參與計劃──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地球保源行動,透過舉辦公眾教育活動,及與學校和非政府機構結成「減碳伙伴」,促進社區環境保育及可持續發展工作,協助香港締造可持續發展的美好將來。另外,計劃亦包括「環境及氣候論壇系列」。 

地球保源行動成立的「賽馬會氣候變化博物館」免費開放予公眾,展出香港著名探險家李樂詩博士多年來在「三極」(北極、南極、珠穆朗瑪峰)所搜集的珍貴資料和照片,以及中大在環境、能源和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多項創新研究,並介紹馬會對改善香港環境的支持、參與和貢獻。 

如欲了解更多關於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地球保源行動的資訊,請瀏覽www.cuhk.edu.hk/gaia



中大協理副校長馮通教授(前排左五)頒發證書予成功完成「綠色社群──賽馬會減碳伙伴計劃」試點階段的成員學校及機構。

中大協理副校長馮通教授(前排左五)頒發證書予成功完成「綠色社群──賽馬會減碳伙伴計劃」試點階段的成員學校及機構。

 

賽馬會慈善事務經理余文蔚女士(右四)頒發證書予低碳領袖。

賽馬會慈善事務經理余文蔚女士(右四)頒發證書予低碳領袖。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局課程發展處課程發展主任林欣恒女士介紹了一些在學科中融入環境教育的最佳方法。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局課程發展處課程發展主任林欣恒女士介紹了一些在學科中融入環境教育的最佳方法。

 

(左起)地球保源行動顧問彭奕彰博士、浸信會沙田圍呂明才小學陳姍姍主任、佛教榮茵學校李洛增老師,以及長洲官立中學冼偉源老師。

(左起)地球保源行動顧問彭奕彰博士、浸信會沙田圍呂明才小學陳姍姍主任、佛教榮茵學校李洛增老師,以及長洲官立中學冼偉源老師。

 

下載所有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