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2014年9月3日

中大学者设计武汉通风廊道 为内地城巿驱霾降温

2014年9月3日
分享
列印

吴恩融教授(左)、任超教授(中)及袁超博士(右)在讨论武汉市的通风问题。

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 图片由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提供

于2012年,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建筑学院吴恩融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应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邀请,展开「武汉市城市风道规划管理研究」,藉以量化城市空间形态及了解主城区的风渗透性,并编制「武汉市城市风道规划」,促使武汉市政府首次将风道规划正式纳入其法规的框架内。规划实施后,武汉市政府将在高楼林立的汉口划出数条城市风道,并在建筑密度较低的武昌和汉阳进行整体建筑密度控制。 

城巿通风问题日益受关注

全球各国城市化是大势所趋,为配合经济及社会的急促发展,环境保护及保育很容易被忽略。自然地貌被严重改变,建筑密度增加,加速空气污染,导致热岛效应、屏风楼、峡谷效应等各项问题。很多西方国家已展开城市通风廊道的研究及应用,以图改善空气质素及街道热舒适度。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规划署早于2003年已委托吴恩融教授进行空气流通评估方法研究,以回应非典型肺炎爆发后市民对都市空气流通问题的关注。吴教授及其国际研究团队于2005年完成报告,所有建议均获政府接纳及采用,纳入「香港规划标准与准则」(HKPSG)。政府又根据吴教授的空气流通评估方法发出一份联合技术通告,要求所有政府工程遵守有关的评估准则。 

近年内地各大城市发展迅速,有接近七分一城区经常受到雾霾笼罩,影响市民健康。国内对于预留城市风道以吹散雾霾的诉求愈趋普遍。以杭州为例,杭州市气象局于去年11月率先为引入城市风道进行前期准备工作,多个城市如上海、南京、株洲、贵阳、绍兴、福州等随后相继效法。 

以学术研究影响城巿规划政策 

吴教授利用地理信息系统 (GIS) 数据平台,分析武汉巿的主导风向,计算城市表面粗糙度和建筑迎风面积密度,从而对城市空间的风渗透性作出量化及视像化描述。及后,武汉市政府首次将风道规划正式纳入其法规的框架内。研究的前期分析显示,武汉的风速很低,全年大部分时间在每秒2.7米以下,尤以建筑密集度最高的汉口通风最差。实施「武汉市城市风道规划」后,市政府会在汉口划出数条城市风道;而在建筑密度较低的武昌和汉阳,则着重整体建筑密度的控制。 

以往的城巿风道规划多停留于研究层面,而吴教授领导的「武汉市城市风道规划」则着重实施性的规划,再提升到法律层面。是次研究还参考了香港施行空气流通评估方法的经验,要求日后进行分区规划时必须保留和预设风道,所有垂直于风道并占过大立面的建筑物将无法通过审批。纵观吴教授在香港和武汉的研究,两者都是从学术研究层面提升至影响政府政策的层面,最终达致改善环境质素及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可持续设计及绿色建筑的专业人才需求 

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提高能源效益及推行可持续环境设计成为政府、业界以至全球关注的议题。在香港,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也愈来愈备受重视。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发展局在2009年成立香港绿色建筑议会,以推动和提升本港可持续建筑的发展和水平。此外,政府更为发展商提供各种优惠,大力推广绿色建筑。 

吴教授指出:「虽然市场对这方面的人才需求若渴,但在亚洲区内却严重缺乏相关的培训课程。早在2003年,中大建筑学院(当时为建筑学系)已预见此庞大需求,率先开设可持续与环境设计理学硕士课程,以香港、中国内地及东南亚的气候区为本,培养相关专业人才。」 

该课程揉合世界各地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专业知识,务使学生能活用所学,协助改善城巿气候。吴教授更将其在风道研究的多年经验和成果融入课程中,让学生掌握最新资讯和各地政策走向,拓阔视野,增加竞争力。吴教授表示:「科学研究为改善气候问题带来新方向,教育能承传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建筑的知识,两者的结合和互补将为未来人类福祉作重大贡献。」



吴恩融教授(左)、任超教授(中)及袁超博士(右)在讨论武汉市的通风问题。

吴恩融教授(左)、任超教授(中)及袁超博士(右)在讨论武汉市的通风问题。

 

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
图片由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提供

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 图片由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提供

 

下载所有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