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2018年10月18日

中大开办全亚洲首个以手语/口语双语研究为重心的学士课程冀培训专才 促进社会伤健共融

2018年10月18日
分享
列印

中大开办全亚洲首个以手语/口语双语研究为重心的学士课程,此为教资会资助课程。 (左起)中大语言学及现代语言系邓慧兰教授及施婉萍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文学院将于下学年(2019-20年度)开办全亚洲首个以手语/口语双渠道双语研究为重心的两年制衔接学士课程,标志著中大在推动手语语言学及聋人教育的研究与培训工作、提升社会对手语地位,以及促进伤健共融的目标迈进了一大步。此跨学科课程由文学院、教育学院及社会科学院合办,首年将录取最多20名学生。

随著香港中文大学(中大)致力推动手语语言学研究,成立手语及聋人研究中心,提供手语语言学、聋人教育、特殊需要儿童语言发展、手语传译等各项培训工作,社会对残疾人士教育的关注和发展,以及大众对手语的认知和接受程度日益上升;加上近年政府、非牟利组织和各界的推广,令手语逐渐不再只是聋人专用,而是一种能帮助社会多元共享,也让那些长期被忽视的一群融入社会的语言。不过,懂得如何利用手语及口语作为有效的沟通方法的教师、手语传译员、社工、临床心理学家和言语治疗师等专业人士不足,窒碍了香港「无障碍沟通」及社会对残疾人士的个人成长及教育的关注和发展。

社会愈来愈关注多元化及共融。新开办的课程将教授学生如何将语言学的研究结果,尤其是手语/口语双语的概念,应用于教育、翻译、社会工作及临床服务上。修读此课程的学生,将透过接受专业的香港手语培训,学习手语/口语双语,从而对语言有崭新的理解。他们亦有机会透过实习课程学以致用。此课程的毕业生,将达到一定程度的语言学技能,及对社会的敏锐触觉,为日后工作奠定基础。

毕业生的出路多元化,可在教育、非牟利机构及手语传译等方面发展事业,接受进一步培训后,更能成为优秀的教师、社工、辅导员、临床心理学家及语言治疗师等。

课程统筹、中大语言学及现代语言系教授兼手语及聋人研究中心主任邓慧兰教授表示:「中大有逾二十多年的手语语言学研究及培训经验,至今已训练了数百名懂香港手语或手语语言学的学生,协助推动社会接纳在语言、认知、以至文化多元化。此新课程能够为香港以至亚洲不同地区在此领域上搭建培训专业人员的崭新模型,为建立共融社会踏前一步。」

有关课程的详细资料,可参阅以下网址:http://ling.cuhk.edu.hk/lin_ug_bmbl.php



中大开办全亚洲首个以手语/口语双语研究为重心的学士课程,此为教资会资助课程。
(左起)中大语言学及现代语言系邓慧兰教授及施婉萍教授。

中大开办全亚洲首个以手语/口语双语研究为重心的学士课程,此为教资会资助课程。 (左起)中大语言学及现代语言系邓慧兰教授及施婉萍教授。

 

下载所有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