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2016年8月3日

中大师生助内地贫困农村建现代竹桥 体现可持续发展研究成果

2016年8月3日
分享
列印

中大姚连生建筑学教授吴恩融教授(前排中)、清华大学杨军教授(前排左)、重庆交通大学向中富教授(前排右)与哥伦比亚建筑师Xavier Pino(后排中)及重庆交通大学志愿者在「一心桥」上合照

位于重庆渝北区小五村的「一心桥」以可持续发展理念及现代力学知识、优化中国传统竹桥设计及施工方案而建成,解决当地贫困村民的过河困难。剪彩及揭碑仪式于7月31日进行。

吴恩融教授与其博士生邵长专发起「一专一村」的「一心桥」竹桥建设项目。

一心桥采用拼装式设计理念,实验室预制的构件现场可快速拼装。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姚连生建筑学教授吴恩融教授领导的「一专一村」团队,以可持续发展理念及现代力学知识,优化中国传统竹桥的设计及施工方案,在今年7月于重庆渝北区小五村建成中国第一座农村现代竹桥──「一心桥」,解决当地贫困村民的过河困难。团队成员充分利用南方丰富的毛竹资源及其特点,优化传统民间竹桥设计,短短两个月便完成施工,为将来竹桥建设工业化起了重要的示范作用。 

针对贫困农村需要 建设安全便桥 

中国西南的贫困农村多位处山区,普遍存在交通不便、发展落后、资源匮乏等问题,很多基本生活的需要都得不到关注。吴恩融教授与建筑学院的万丽博士因而于2014年推行「一专一村」农村可持续发展支援计划,希望高等院校能够以专业知识,因地制宜,解决当地生活难题。去年6月,「一专一村」团队开始为小五村筹建「一心桥」,是计划首个建桥项目。当地村民原本只靠一块低矮的石板过河,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曾有一个孤寡老人在通过石板桥时,被水冲走而亡。 

「一专一村」团队的成员、中大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邵长专(项目负责人)结合竹桥的学术研究与实际应用,以务实及科学的方法,改善中国农村村民的生活。「一心桥」为拱式竹廊桥,跨度13.5米,桥宽2.9米,可供30人同时通行,伫立在绿树掩映中,与当地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一心桥」不但使当地村民能安全便利地渡河,而且成为村民闲话家常、乘凉休憩之处。一位89岁的村民表示,活了一辈子,没想到随处可见的竹子能修建这么实用的桥。 

重庆交通大学为「一心桥」项目提供实验场所并派学生参与,项目同时结合国内外竹桥梁技术员的经验,邀请了哥伦比亚建筑师Xavier Pino、Eduardo Salas Delgado和浙江、安徽等地的中国传统竹工匠师亲赴重庆,为项目提供技术细节上的专业意见,结构研究亦得到清华大学陈肇元院士的指导和建议,让项目成员得以在设计和修建过程中一边学习、一边调整竹桥各种构件的设计。 

善用中国原竹材 施工快捷又环保 

「一心桥」秉持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主体结构使用原竹材修建,桥面亦铺装竹排面板,只使用少量钢材如螺栓、角钢连接。中国南方毛竹资源丰富,可以就地取材,而且竹子的生长周期只需35年,相比常见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环保,污染少,造价较低。原竹材经高温蒸气药水浸泡后,可以防霉防虫防腐,而且大幅延长使用寿命至大约15年。此项目巧取中国毛竹特点,利用力学知识优化传统民间竹桥设计,采用拼装式结构,提高施工效率,在两个月内可以完成所有施工工序。 

改进传统竹桥设计 冀竹桥建设工业化

邵长专在本科学习时修读桥梁结构工程专业,希望可以将竹桥建设工业化。他表示:「现时国内外的竹桥建设虽然也使用电动工具以加快建设过程,但实际上仍然停留于低效率的人手建设。我希望可以对传统竹桥技术进行工业化改良,将设计流程规范化及标准化,使大部分构件都可以集中在工厂加工,现场施工只需拼装及吊装,有利于保证品质和精确度,藉以提高效率。」 

完成第一座「一心桥」后,第二座「一心桥」的筹备工作随即展开。吴恩融教授表示:「『一专一村』计划期望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能够改善竹材加工处理及成型的技术,设计一套各地农村皆宜的竹桥方式,惠及更多内地农村村民。我们亦会于内地建立工场作培训基地,培养人才之余亦方便生产施工。」

中大「一专一村」农村可持续发展支援计划 

「一专一村」农村可持续发展支援计划 (www.1U1V.org) 由中大姚连生建筑学教授吴恩融教授和建筑学院万丽博士在2014年初筹组及推行,其理念是整合一所高校的专业知识和人力资源,以策略性、系统性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从居住环境、健康及公共卫生、教育文化及经济等多方面,改善一个农村的环境和民生。 

每个「一专一村」项目皆由一名中大建筑学院的博士生负责,将项目的实践成果与其博士研究论文相互结合,并在过程中广邀海外和国内大学的专才,组成跨学科团队,改善农村民生,帮助老弱妇孺,推动教育、文化、社会、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 

「一专一村」的首个项目位于云南省怒江州秋那桶村,邀请了北京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进行公共卫生研究,最近亦与中大崇基学院及香港教育大学携手于当地开展幼儿发展促进计划。2014年,「一专一村」团队因应地震灾情,与昆明理工大学及剑桥大学一同开展云南省昭通市光明村的灾后重建支持计划,建成两栋抗震夯土示范房屋。



中大姚连生建筑学教授吴恩融教授(前排中)、清华大学杨军教授(前排左)、重庆交通大学向中富教授(前排右)与哥伦比亚建筑师Xavier Pino(后排中)及重庆交通大学志愿者在「一心桥」上合照

中大姚连生建筑学教授吴恩融教授(前排中)、清华大学杨军教授(前排左)、重庆交通大学向中富教授(前排右)与哥伦比亚建筑师Xavier Pino(后排中)及重庆交通大学志愿者在「一心桥」上合照

 

位于重庆渝北区小五村的「一心桥」以可持续发展理念及现代力学知识、优化中国传统竹桥设计及施工方案而建成,解决当地贫困村民的过河困难。剪彩及揭碑仪式于7月31日进行。

位于重庆渝北区小五村的「一心桥」以可持续发展理念及现代力学知识、优化中国传统竹桥设计及施工方案而建成,解决当地贫困村民的过河困难。剪彩及揭碑仪式于7月31日进行。

 

吴恩融教授与其博士生邵长专发起「一专一村」的「一心桥」竹桥建设项目。

吴恩融教授与其博士生邵长专发起「一专一村」的「一心桥」竹桥建设项目。

 

一心桥采用拼装式设计理念,实验室预制的构件现场可快速拼装。

一心桥采用拼装式设计理念,实验室预制的构件现场可快速拼装。

 

下载所有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