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2017年1月9日

中大研究人员获颁六项国家科学技术奖

2017年1月9日
分享
列印

中大研究人员获颁六项国家科学技术奖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得奖团队(左起):中大麻醉及深切治疗学系和消化疾病研究所研究助理教授胡嘉麒教授、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教授于君教授、中大校长兼莫庆尧医学讲座教授沈祖尧教授、医学院院长陈家亮教授,以及外科学系教授吴兆文教授。

中大医学院助理院长(研究)兼卓敏生物医学讲座教授蓝辉耀教授获颁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由中大校长兼莫庆尧医学讲座教授沈祖尧教授领导的科研团队凭大肠癌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今天(1月9日)于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共获颁六个奖项,包括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一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三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以及首次获得的创新团队奖。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大肠癌发生分子机制、早期预警、防治研究

由中大校长兼莫庆尧医学讲座教授沈祖尧教授、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教授于君教授、医学院院长陈家亮教授、麻醉及深切治疗学系和消化疾病研究所助理教授胡嘉麒博士,以及外科学系教授吴兆文教授组成的研究团队,凭「大肠癌发生分子机制、早期预警、防治研究」获颁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大肠癌是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研究团队在沈祖尧教授带领下,对大肠癌发病状况、早期筛查、分子机制、诊断标志物等进行了深入及有系统性的研究,历时十五年。该项目取得一系列重要突破,包括:牵头领导亚太区大肠癌筛查、阐明大肠癌高发率和高危因素、制定筛查指南;在国际上首次阐明华人大肠癌基因组突变图谱、发现新的融合基因及高频突变基因、对大肠癌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表观遗传修饰和信号通路进行了多层次的系统研究、揭示了新的大肠癌发生表观遗传学机制;在国际上首次揭示多种大肠癌无创诊断标志物,建立大肠癌无创诊断新平台。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创新团队)–消化系肿瘤研究创新团队

沈祖尧教授于君教授和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研究助理教授梁巧仪博士,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组成的消化系肿瘤研究创新团队,亦在是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获颁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基于两所院校的长期紧密合作,沈祖尧教授领导的实验室于2013年获国家科技部批准,作为第四军医大学肿瘤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伙伴实验室,在香港成立消化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随后双方每年定期举办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会议,通过学术讨论和交流,进一步加强双方的研究合作。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便是对双方团队二十多年来就消化系统肿瘤关键标靶分子的机制和应用研发合作成果的高度肯定和鼓励。

消化系统肿瘤是中国最高发病率的肿瘤。合作团队坚持将基础研究与临床问题紧密结合并各展所长,创立了胃癌早诊预警系统,提出了早期癌症预防、筛查及治疗的序贯策略,建立了消化系肿瘤靶向及微创治疗新方法。合作团队也开展了消化系肿瘤高危人群的早期癌症筛查工作,为提升消化系肿瘤的防控能力积累了宝贵经验。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IgA肾病中西医结合证治规律与诊疗关键技术的创研及应用

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肾脏科司徒卓俊教授参与的「IgA肾病中西医结合证治规律与诊疗关键技术的创研及应用」获颁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免疫球蛋白A(IgA)肾病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亦是导致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在香港,有12%透析病人患有IgA肾病。最近一项研究发现,即使在开始透析之前,IgA肾病患者的死亡率也比普通人高。司徒卓俊教授在该项目中的主要贡献在于IgA肾病病情评估与临床治疗。他评估了临床表现轻微与单纯血尿型 IgA 肾病的临床预后特点,发现尿液中多种 mRNA与miRNA 表达变化与 IgA肾病病情及进展相关,并验证其作为生物标志物的可行性,为进一步完善IgA肾病中西医结合精准评估提供重要证据。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基于磁共振成像的多模态分子影像与功能影像的研究与应用

影像及介入放射学系副教授王毅翔教授参与的「基于磁共振成像的多模态分子影像与功能影像的研究与应用」获颁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该项目以磁共振多模分子和功能影像关键技术为切入点,针对传统探针的限制,应用新生物材料、新设计和新方法,成功研制具高敏感性、特异性和稳定性的分子探针,能进行干细胞标记和体内追踪,并应用于肿瘤及动脉粥样硬化中,将影像诊断和靶向治疗结合,实现可视化的精准靶向治疗。同时,该研究团队开发了磁共振功能影像关键技术,构建了功能影像的全球共享大数据库,利用大数据分析,提出功能影像临床转化新方案,应用于多种脑疾病的临床研究中。有关项目探索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神经影像与生物学标记,建立合理的快速预测模型。这些研究为影像指导脑疾病早期精准诊治开拓新途径。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慢性肾脏病进展的机制和临床防治

医学院助理院长(研究)、卓敏生物医学讲座教授蓝辉耀教授参与的「慢性肾脏病进展的机制和临床防治」获颁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以奖励中大与数间内地院校就慢性肾病的新分子及遗传机制开发新治疗方法的合作研究成果。蓝辉耀教授的团队发现TGF-beta/Smad信号蛋白是肾脏纤维化的关键因素,生物分子(Smad7)和某些微小RNA(miRNAs)及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是Smad3的特异性靶基因。研究团队应用中医药及超声微泡基因治疗技术把特异性靶基因转染至肾脏细胞,可下调TGF-b/Smad3 的信号通路活性,从而抑制肾脏纤维化。这些重要发现已在大量慢性肾病动物模型中得以证实,可为慢性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科学根据。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视网膜疾病基因致病机制研究及防治应用推广

中大何善衡视觉科学讲座教授、眼科及视觉科学讲座教授彭智培教授参与的「视网膜疾病基因致病机制研究及防治应用推广」获颁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该项目针对两类最主要的视网膜疾病:老年黄斑变性(AMD)和小儿视网膜病变(PRD)。研究团队发现了有关疾病的新疾病基因并阐明其致病机制,建立视网膜疾病基因检测诊断和防治体系。核心成果包括:1) 鉴定AMD主效基因,发现HTRA1是华人AMD最重要的基因;阐明AMD发病机制,为AMD治疗提供了新思路。该成果被Science评选为「2006年度十大科技突破」。2) 建立适合华人的「AMD风险基因预测和防治体系」,降低AMD发病率,提高疗效。3) 建立大数据分析平台,发现PRD新的致病基因,拓展了视网膜疾病致病基因和突变谱资料库。4) 研制「PRD基因诊断晶片」,实现PRD的精确诊断并指导治疗。5) 率先开展PRD产前诊断和遗传谘询。传统出生缺陷筛查方法无法在产前检出婴儿是否患上PRD,而PRD产前诊断则采用自主研制的基因诊断晶片,率先开展PRD产前诊断,并已在内地十个省市13所眼科中心提供服务,有七万余人直接受惠。



中大研究人员获颁六项国家科学技术奖

中大研究人员获颁六项国家科学技术奖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得奖团队(左起):中大麻醉及深切治疗学系和消化疾病研究所研究助理教授胡嘉麒教授、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教授于君教授、中大校长兼莫庆尧医学讲座教授沈祖尧教授、医学院院长陈家亮教授,以及外科学系教授吴兆文教授。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得奖团队(左起):中大麻醉及深切治疗学系和消化疾病研究所研究助理教授胡嘉麒教授、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教授于君教授、中大校长兼莫庆尧医学讲座教授沈祖尧教授、医学院院长陈家亮教授,以及外科学系教授吴兆文教授。

 

中大医学院助理院长(研究)兼卓敏生物医学讲座教授蓝辉耀教授获颁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中大医学院助理院长(研究)兼卓敏生物医学讲座教授蓝辉耀教授获颁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由中大校长兼莫庆尧医学讲座教授沈祖尧教授领导的科研团队凭大肠癌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由中大校长兼莫庆尧医学讲座教授沈祖尧教授领导的科研团队凭大肠癌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下载所有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