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

唐君毅访问教授公开讲座──陈嘉映教授主讲

分享
列印
日期:

2016年3月14日

時間:

下午四时半至六时半

地點:

香港中文大学行政楼祖尧堂

講者:

陈嘉映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講者簡歷:

陈嘉映教授1952年生于上海,6岁到北京,读了六年小学、两年初中,1966年因文化大革命而辍学,1968年到内蒙突泉插队,1976年初回北京。高考恢复后,考进北大西语系读德语,不久考研究生,在北大外国哲学研究所读西方哲学。毕业后留校两年。1983年年底到美国,进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哲学系读博士学位。1990年毕业后在美国和欧洲几个文化机构工作。1993年回国,翌年回北京大学执教。2002年往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任教,曾任系主任。2008年转到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教书至今。 陈教授以现象学研究尤其是海德格尔研究著称学术界,于分析哲学(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心智哲学、科学哲学)、伦理与道德哲学、中国当代汉语哲学与思想等领域亦着力甚深。译有海德格尔(Heidegger)的《存在与时间》(1987初版)、维特根斯坦(Wittgenstein)的《哲学研究》(2001初版),著有《海德格尔哲学概论》(1995初版)、《语言哲学》(2003初版)、《说理》(2011)、《何为良好生活》(2015)。 其他主要著作包括:《存在与时间读本》(1999初版)、《从感觉开始》(2005初版)、《无法还原的象》(2005初版)、《哲学 科学 常识》(2007)、《白鸥三十载》(2011)、《价值的理由》(2012)。其他主要译作有:戈尔(Al Gore)的《濒临失衡的地球》(1997初版;由陈嘉映主持并与他人合译)、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2001初版)、万德勒(Zeno Vendler)的《哲学中的语言学》(2002初版);主编并参与翻译的作品有: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西方大观念》(2008)、《维特根斯坦读本》(2010初版)、J. L. 奥斯汀(J. L. Austin)的《感觉与可感物》(2010)、伯纳德•威廉斯(Bernard Williams)的《伦理学,哲学的限度》(即将出版)。

報名:

普通话主讲
欢迎出席

查詢:

电话:39438524
电邮:philosophy@cuhk.edu.hk

活動概覽:

更多關於唐君毅訪問教授講座詳情,請瀏覽http://phil.arts.cuhk.edu.hk/web/eventDetail.php?event_id=195

講座摘要:

初看,「快乐」这个词的用法实在混乱:俗人沉溺于声色犬马,乐;壮士攀登希夏邦马峰,也乐;得志小人为轩冕而乐,恶徒甚至从施虐求乐;孔颜乐道,还是乐。 这里首先要澄清的是,「快乐」并不是目的。我因为口渴去找水喝,即使焦渴得饮清泉带来快乐,我也不是「为了」快乐去喝水。的确,有些活动所追求的是快乐本身,就在「找乐子」,如嗑药、买春、溺乐;但并不能因为有这样的活动,而否认大多数人大多数时候是在做事,而不是在找乐子。 我们的确可以说,快乐本身是好的,但这不是说找乐子这样的事情是好的。这个「本身」说的是快乐处在它「本然的位置」之中——由向上的活动所引发,融合在上扬的情势之中。施虐的快感把快乐从它本来的上扬趣向抽离出来,扭结到堕落的活动之上,乃至若把「快乐」这个词用到施虐者身上,我们忍不住在其前加上「邪恶」、「变态」之类的形容词。 与之对照,有德之人的快乐则完全来自所行之事的上升。从善是向上的,古人说「从善如登」;德行系于生长,古人说「生生大德」。因行有德之事而获大乐是纯粹的快乐,不是因为它无涉痛苦,倒在于无论多少艰难困苦,只要生命在生长,有德之人就乐为之。这里的「快乐」是万物生生的自得之乐。在他生存的根底上通于生生之大乐,是为「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