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

姚连生建筑学教授就职演讲–吴恩融教授主讲:「做必须做的事」

分享
列印
日期:

2014年10月21日

時間:

下午五时三十分

地點:

香港中文大学康本国际学术园二号演讲厅

講者簡歷:

吴恩融教授现为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他在英国剑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在大学任教前曾任职建筑师。他的重点研究领域为绿色建筑、环境与可持续建筑设计方法、以及城市规划与都市气候学。同时,吴教授在香港中文大学担任建筑学系可持续与环境设计理学硕士课程主任、未来城市研究所副所长、环境、能源及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的可持续城市设计及公共卫生项目组长。

作为香港特区政府的环境顾问,吴教授为香港政府制定了香港建筑天然采光能效的建筑规范,空气流通评估准则及其技术性方法,以及用作城市规划的香港都市气候图。吴教授亦为新加坡、澳门及中国内地多个省市的政府和机构制定都市气候图。在众多研究兴趣中,他现正与公共卫生的同事集中研究城市设计和气候变化对城市生活的影响。

有见山区学童上学困难,吴教授于2005年发起了建桥计划,联同香港中文大学及其他大学的学生和一众专业人士在中国甘肃省成功建成首座「无止桥」。其后他于2007年成立「无止桥慈善基金」,并担任创会主席直至2013年。在建桥同时,吴教授于2006年带领其建筑学系学生为广西贫困山区红邓屯的少数民族兴建新校舍,项目名为「瑶学行」,并为当地学童提供授课服务。2014年初,吴教授洞察到中国西南部贫困偏远农村的文化及社会经济需要,便筹组及推行「一专一村」计划 ,与他的学生继续从事人道工作。吴教授深信知识创造未来,而这正是学术界应肩负的责任。

吴教授曾发表超过四百份研究论文报告及三本专书。他更两度获得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国际大奖,并两度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文化遗产保护奖。吴教授亦获香港红十字会颁发「香港人道年奖2010」,他也是《读者文摘》2011年亚洲英雄奖荣誉提名人得主之一。

查詢:

3943-8677

講座摘要:

身为学者,我们或会在炎夏埋头苦干写论文,或会通宵达旦在实验室守候一个带来希望的实验结果,又或会发表一个能够改变某个论述的演讲等等,但是否岂止于此?我不时思索,究竟学者所梦寐以求的「圣杯」是甚么?身为学者的存在价值又是甚么?对我而言,一个学者的存在意义是以心灵、知识和行动来改善「生命」。面对人生,我常抚心自问:「甚么是应该做,而我又能够做的事,从而改善他人的「生命」呢?」是次讲座将会分享我在过去十五年来追逐这个愿景的道路:从改变窗口大小位置以求让居所空气更流通到设计一所可抵御地震的房屋;从改善城市环境设计到建造一座小桥让农村小孩过河;从为老化人口减低暑热压力到为少数民族设计游乐场……我总是采取「高科学、低科技」的方法,以改善他人生命为目标。我的座右铭是「做必须做的事」。朋友们,让我们一齐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