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

「吕志和奖 – 世界文明奖」获奖者公开讲座–2016年「吕志和奖」人类福祉奖获奖者无国界医生主讲「无国界医生:从伊波拉爆发到战地医院受袭」

分享
列印

2016年「吕志和奖」人类福祉奖获奖者无国界医生

「吕志和奖 - 世界文明奖」获奖者公开讲座-- 2016年「吕志和奖」人类福祉奖获奖者无国界医生主讲

由卡磊明先生及韦达莎医生主讲

日期:

2016年10月5日

時間:

上午十一时正至中午十二时半

地點:

香港中文大学李兆基楼一楼六号演讲厅

講者:

卡磊明先生无国界医生(香港)总干事韦达莎医生无国界医生(香港)紧急救援支援组经理2014年无国界医生利比里亚伊波拉救援项目医疗统筹

講者簡歷:

无国界医生

无国界医生

无国界医生是一个独立的国际医疗人道救援组织,致力为受武装冲突、疫病和天灾影响,以及遭排拒于医疗体系以外的人群,提供紧急医疗援助。无国界医生只会基于人们的需要提供援助,不受种族、宗教、性别或政治因素左右。

无国界医生于全球超过60个国家设有救援项目,为身处危困的人提供医疗护理。救援工作由数以万计从事医疗、后勤和行政管理的人员进行,当中绝大部分人是来自救援项目所在的国家。

无国界医生的行动建基于医疗道德,以及中立和不偏不倚的原则。无国界医生不会偏袒任何一方,力求为最有迫切需要的人们提供援助。在冲突地区开展的项目,无国界医生并不接受直接牵涉到冲突的政府或其他派别的资助。当目睹严重暴力、被忽略的危机,或救援行动受阻时,无国界医生或会作出公开表述。

 

卡磊明先生

卡磊明先生(Mr Rémi Carrier)
无国界医生(香港)总干事

卡磊明于1993年加入无国界医生,分别于安哥拉和阿富汗救援项目担任后勤和行政人员,其后出任中国和多个非洲国家的救援项目的后勤和技术统筹。1998年至2000年,他于无国界医生布鲁塞尔救援行动中心担任后勤经理,负责为多个救援项目提供支援。1999年,他更前往阿尔巴尼亚,参与科索沃难民紧急救援项目,又到土耳其参与迪兹杰地震救援项目。

于2000年至2005年,卡磊明出任无国界医生布鲁塞尔救援行动中心后勤部总监,包括协助重启因2001年「911事件」后局势不安全,而曾短暂撤离国际救援人员的阿富汗项目。2004年底发生南亚大海啸,他亦随即前往印尼班达亚齐参与救援。

在一个基金会工作两年后,卡磊明于2007年再次参与无国界医生工作,先后担任肯尼亚和泰国救援项目的项目总管。他自2010年8月起出任无国界医生(香港)总干事,目前亦是组织内负责作重大决策的行政委员会成员之一,以及资讯系统管理委员会成员。

 

韦达莎医生

韦达莎医生(Dr Natasha Reyes)
无国界医生(香港)紧急救援支援组经理

韦达莎医生于2007年加入无国界医生,曾先后被派到多个紧急或设于局势不稳的地区的救援项目,分别担任医生、急症医生、项目统筹、医疗统筹和紧急项目统筹一职,足迹遍及印度、肯尼亚、南苏丹、巴基斯坦、阿富汗、利比亚、菲律宾、哥伦比亚、塞拉利昂、利比里亚和尼泊尔。她曾参与的救援项目亦涉猎多个范畴,由对抗疫病爆发(麻疹、霍乱、戊型肝炎、伊波拉)、援助天灾灾民、流离失所者,以至冲突地区上的伤者。 她最近曾参与的无国界医生项目,便包括2014年到利比里亚为伊波拉救援项目担任医疗统筹,以及于2015年担任尼泊尔地震救援项目的项目总管。

韦达莎医生本身来自菲律宾,于圣托马斯大学(The University of Santo Tomas)医学院毕业,并于马卡蒂医院完成急症科医学的专科训练。她于2007年成为菲律宾急症科医学院院士。她亦曾参与多个有关紧急医疗应变的培训和工作坊,以及完成了灾难医学欧洲硕士课程(European Master in Disaster Medicine)。

查詢:

3943 8893

活動概覽:

「呂志和獎-世界文明獎」(簡稱「呂志和獎」)由呂志和博士於2015年9月24日成立,是一年一度的國際性跨界別創新獎項,旨在促進世界文明,並激勵世人建構更和諧的世界。

「呂志和獎」釐定下列三大目標,凡成就傑出和貢獻超卓之各國人士或團體,能符合其中一項目標者,均在嘉許及表揚之列:

  • 促使世界資源可持續發展 〈持續發展獎〉
  • 促進世人福祉 〈人類福祉獎〉
  • 倡導積極正面人生觀及提升正能量以振奮人心 〈正能量獎〉

於2016年首屆「呂志和獎」,無國界醫生獲授予人類福祉獎,以表彰他們在2010年海地霍亂爆發及2014年西非伊波拉病毒肆虐時,在控制疫情及醫治病人所作出無可替代的貢獻。無國界醫生提供醫療及人道援助予受天災、疫症或武裝衝突影響的地區,其工作顯著改善人類福祉。

是次獲獎者公開講座將透過無國界醫生的前線經歷,討論在這兩種環境下進行救援的挑戰。

有關「呂志和獎」詳情,請瀏覽 www.luiprize.org

講座摘要:

西非爆发历来最严重的伊波拉疫症,夺去逾11,000人的性命。国际社会反应缓慢、病毒带来的恐惧与怀疑、对政客和外国人的不信任,以至疫症爆发的国家本身公共医疗体系薄弱,均导致疫情一发不可收拾。作为少数站在抗疫最前线的几个组织之一,无国界医生的应付能力已达致极限。

这场疫症稍为缓和不久,无国界医生即面对组织成立44年以来最伤亡惨重的袭击之一―于阿富汗昆都士的创伤医院被空袭。针对医疗设施的轰炸和炮击亦在冲突地区如叙利亚、也门和苏丹等地发生。这种对于医疗设施和国际人道法的漠视和不尊重,令无国界医生在战区上的救援面对更大的挑战。

備註:

讲座以英语进行